接連爆雷 學者蔡明芳:中國經濟還看不到正向消息

2023/09/23 06:55

學者蔡明芳指出,未來中國出口與經濟仍尚未看到正向的消息。 (彭博檔案照)學者蔡明芳指出,未來中國出口與經濟仍尚未看到正向的消息。 (彭博檔案照)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與經濟系合聘蔡明芳在陸委會最新的「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撰文指出,中企陸續爆發危機,無論是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務違約或資產管理公司面對的財務危機,其最根本的原因都是在反映中國經濟衰退的事實。未來中國出口與經濟仍尚未看到正向的消息。

蔡明芳指出,包含恆大集團、碧桂園、SOHO中國、國有企業遠洋集團、中植系旗下中融信託等,陸續爆發經營危機,也顯示中國經濟現況,並未如年初許多外國經濟預測機構所評估的樂觀,大眾對於經濟前景的憂慮也會增加。

蔡明芳,根據中共海關總署近期公布5、6與7月以美元計價出口,分別較去年同期衰退7.5%、12.4%與14.5%,進口則分別衰退4.5%、6.8%與12.4%。雖然今年以來,出口衰退並非中國獨有現象,但中國出口規模大,在相同的出口衰退幅度下,對其經濟的負向影響也會比其他以出口導向的國家大,進而影響中國受薪階級的所得水準與消費。

蔡明芳說,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前六個月美國從中國進口約2030億美元商品,比2022年同期減少25%,落在墨西哥和加拿大之後,退居美國的第三大商品供應國,在國際供應鏈重組的趨勢下,當廠商完成中國以外國家廠房建置時,中國對於美國的出口必然會持續降低。

就內需而言,中共國家統計局所公布的6月與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分別為0與減少0.3%,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在6月與7月的年減幅度則分別為 5.4%與 4.4%,數據也顯示目前中國確實發生通貨緊縮與需求不足的情況。

中共提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31條」意見和改善外資環境的「24 條」意見,但未能根本解決市場和外資因中共破壞香港法治及新版「反間諜法」施行引發的不信任,對經濟刺激效果應非常有限。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