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銀壓力測試整體平均值過關,不過,仍有3家銀行在嚴重情境下,尚無法達到標準(記者王孟倫攝)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本國銀行壓力測試結果今天出爐!金管會表示,為瞭解國銀在不利情境下之風險承擔能力,要求38家辦理壓力測試,共有五大測試因子;結果,無論是輕微情境或嚴重情境,整體國銀平均值符合法定標準;不過,有業者透露,有3家銀行在「嚴重情境」下,尚無法達到法定標準,在年底前完成資本改善計畫後,即可通過。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表示,這次辦理本國銀行的公版壓力測試,是有鑑於2022年以來全球經濟金融情勢不確定性升高,為瞭解國銀是否在各項測試因子的衝擊下,仍符合普通股權益比率、第一類資本比率、資本適足率及槓桿比率等4大法定標準。
其中,本次測試情境包括「輕微情境」與「嚴重情境」,測試因子有五大項,以嚴重情境為力,分別包括:今年我國經濟成長率下跌2.5%、失業率達6.4%、新台幣利率下跌30bp(基本點)、房價下跌16%及台股跌3成等。
而在嚴重情境下,本國銀行之平均普通股權益比率、第一類資本比率、資本適足率及槓桿比率,分別為9.33%、10.65%、12.56%及5.44%,均高於法定最低標準。
金管會表示,從上述壓力測試結果來看,本國銀行在全球整體經濟景氣及金融環境發生變動時,仍具穩健之風險承擔能力及資本適足性。
國銀的公版壓力測試,金管會要求每兩年執行一次,上次辦理為2021年,當時同樣整體平均符合四大法定標準,不過,當時個別銀行約5家銀行未達最低標準;而這次金管會並未對外公布,究竟有多少家個別銀行沒有達標。
儘管如此,仍有掌握訊息的業者指出,今年測試若在嚴重情境下,仍有3家沒有符合法定標準,但已經比上次壓力測試(5家)還要少;據瞭解,這3家銀行將提出「強化資本措施」,今年底會完成增資計畫。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