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吳田玉:美半導體朝計畫經濟發展 台灣也要準備了

2022/09/13 20:09

日月光投控營運長吳田玉今以視訊方式參與SEMICON TAIWAN 2022展前記者會。(記者洪友芳攝)日月光投控營運長吳田玉今以視訊方式參與SEMICON TAIWAN 2022展前記者會。(記者洪友芳攝)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美中科技戰引發全球半導體業走向在地製造,繼中國砸大錢政策扶植半導體業,美國也破天荒祭出晶片法案補貼半導體業,日月光投控 (3711) 營運長吳田玉今 (13) 日出席SEMICON TAIWAN 2022展前記者會,直言半導體產業新增區域政治的變數,區域政治包括不可預測性、反傳統思維及利益衝突,他認為挑戰與機會是相對的,當全世界最強的美國,都改朝半導體計畫性經濟發展,台灣也要改了,要為未來產業發展做計劃性的準備,利用台灣的強項,策略性的帶動台灣各廠商跨領域合作,面對下一波的競爭與商機。

吳田玉開場指出,去年下半年,各家半導體業者生意好到「不知道知該怎麼辦?」,到了今年下半年,大家卻變成「明年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則認為半導體產業趨勢需看遠一點。

吳田玉回顧2000年是非常獨特的一年,他指出,1998-1999年美國與全世界鋪設大量光纖及海底電纜,帶動2000年半導體產值首度突破2000億美元、年增幅達31%,但隨後卻因過度投資使2001、2002年經濟進入辛苦期,手機也還是2G、3G期,台灣半導體業根本不佔重要地位。

吳田玉指出,20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成為市場主流、中國經濟崛起及全球化的三大變動,加上台灣半導體建立群聚效應的完整供應鏈,具有成本競爭力,推升台灣半導體業已佔世界舉足輕重地位,發展成果豐碩。

吳田玉引用羅伯特寫的一本「小朋友的16個守則」書籍做為產業攜手同行(Forward as one)的參考,他選出其中7個守則,包括與人分享、玩遊戲要公平、不要打人、物歸原處、不要拿別人的東西、弄痛別人時要說對不起、走在路上注意交通安全如手牽手別脫隊,說明產業「攜手同行」的重要性。

吳田玉指出,過去20年,台灣半導體產業成績有目共睹,有非常大的進步,但接下來的挑戰,他提問,當全世界最強的美國,都改朝半導體計畫性經濟發展,台灣完全工業自主,是否也需要有有所因應與改進?台灣的廠商單打獨鬥到一個程度後,是否需要為未來產業進行計畫性的準備?

台灣面臨三大挑戰與機會

吳田玉表示,台灣面臨的三大挑戰與機會,一是台灣在半導體製造及設計領域具有代表性及制高點,在各自領域自當精益求精;二、為未來產業發展做計劃性的準備,利用台灣的強項,策略性的帶動台灣各廠商跨領域合作,面對下一波的競爭與商機;三、選擇適合台灣生態及有潛力的市場,例如第三類半導體、矽光子、智慧製造、綠能零碳排的材料、設備、軟體配套產業鏈 。

談到全球半導體的挑戰及機會,吳田玉說,半導體為全球經濟體的一部份,隨著時空環境變遷,半導體價值與需求會加速成長,但是,必須清楚認知半導體在整體經濟中扮演的角色及與其他指標,包括就業、通膨、政治的連動關係。

吳田玉指出,過去40年半導體產業合作具備要素,包含截長補短的全球化、經濟效率(群聚規模)及產業鏈同步升級(例如蘋果創新使供應鏈價值極大化),但現今也新增變數,也就是區域政治,區域政治包括不可預測性、反傳統思維及利益衝突。

吳田玉認為,未來10年轉型期的挑戰與機會原是一體兩面,叢林法則並不會改變,但適者生存的條件多加一項區域政治,在現有合作關係的基礎上,攻守面向如何彈性調整,是個複雜的新學習,如何在利益衝突的變動中取得平衡、創造多贏,需要更多經營智慧,包括全球化的管理、合作、溝通平台、 集體學習,風險管理更為重要。

吳田玉指出世界經濟是共同體,而半導體是世界經濟的一部份,大家要耐心瞭解利益衝突的本質及適應衝突帶來的不便,就經驗法則而言,時間會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吳田玉認為,大家應該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尋找理念相同的夥伴,擴展經營思維,為未來可能的跨領域、跨國界、 跨商業模式打下基礎,彼此扶持,攜手同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