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加劇台農工產業衝擊 立委張其祿:慎防ECFA中斷危機

2022/08/12 12:46

民眾黨立委張其祿呼籲政府慎防ECFA中斷危機,應協助產業界及早因應。 (記者葛祐豪翻攝)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近來中國對台灣軍演、經貿制裁、擠壓外交空間等不利台灣行為,已對國內產業造成衝擊,民眾黨立委張其祿今天偕同學者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慎防ECFA中斷危機,應協助產業界及早因應。

張其祿指出,從去年的禁鳳梨、禁釋迦輸中國,到今年的禁石斑魚、禁白帶魚輸中,接著又禁大部分食品公司食品輸中國、要求輸中國商品不能有「MIT」、改商標等要求,都對台灣產業界,尤其農漁產、食品、製造業重鎮的高屏地區,造成衝擊。

他表示,中國對台軍演只是開始,中國對台發動可能包含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不再繼續讓利的全面性戰爭,而這個危機是早已存在的「灰犀牛」。政府早該分散農漁產品外銷地點,減少ECFA依賴,及早因應中國進一步的經濟戰海嘯。

張其祿直言,ECFA早收清單中,像是鋼鐵、水泥、塑膠原料及油品等,皆是高屏地區的重要產業,若中國直接中止ECFA,或片面結束某些貿易優惠,都會影響到這些產業鏈生計。根據統計,ECFA若提前終止,每年關稅優惠大約8、9億美元就會被取消;雖只影響不到10%的台灣對中國出口,但當初早收產品是以嘉惠傳統產業、照顧中小企業為主要原則,這將對台灣中小企業造成大衝擊。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王俊傑表示,軍演之後,經濟戰下台灣務必付出一些代價,以工業角度來看,製造基地角色有慢慢走向東南亞趨勢,建議「以空間分散化解危機」,對策是「減少本島製品輸往中國」,透過全球分工方式,由台商投資的其他國家生產後,銷往中國,也許非最有效率及符合成本生產方式,但卻是可能必需選擇的生產方式。

王俊傑認為,此外,台灣工業經濟體質也要有所轉變,改善經濟結構,走向「製造服務業」走向,避免大量產品直接由台灣輸往中國,避免敏感「MIT」問題。農業上則難以用空間分散風險,可考慮對輸中國農漁產品課徵特別費用,作為作業基金於後續政治風險、禁輸入風險(如兵險概念)發生時,用以協助農漁民進行補貼、輔導轉型等,而非全民負擔此費用。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