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博士開講》顏慧欣:加入CPTPP 台灣比中國佔優勢

2021/09/27 07:54

中國近日喊出要加入CPTPP,本報請到顏慧欣博士來解析背後的目的為何,是否會成為台灣加入的阻礙。(記者胡志愷攝)

(顏慧欣為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法學博士)

中國希藉RCEP及CPTPP鞏固亞太主導地位

最近中國公開宣布要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習近平去年底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簽署完成以後,他就有提到說接下來他們要準備加入CPTPP,所以就中國來說這兩個都是最後達成亞太自貿區的目標,我認為中國是希望透過同時參加RCEP跟CPTPP來強化它現在在亞太自貿區的主導地位,避免被美國藉由印太地區的槓桿作用去削弱它的影響力。

第二,因為中國在最近常常被批評說,被美國批評或其它國家批評不遵守國際秩序,現在CPTPP雖然美國沒有加入,可是實際上是美國所主導的規則,如果中國有機會加入CPTPP,或至少藉由現在提出申請,也表態說基本上它願意遵守美國所制定的國際規則,不管能否加入,我覺得基本上這是一石二鳥的策略。

現在CPTPP的國家雖然只有11國,可是這11國佔台灣外貿的比例也達到將近25%以上,特別是CPTPP這些國家都是前台灣前幾大的貿易夥伴,台灣是一個貿易倚賴的國家,所以任何可以去降低貿易障礙,對台灣來說都應該要去嘗試加入。

我們看到很多所謂產業升級或者經濟結構的調整,雖然很多是台灣政府可以自主性做或者我們產業可以去自主研發,但是有一個問題是,你必須要透過FTA才可以解決,就是關稅。台灣很多的產業有提到說它的毛利比較低,或者產業差異化程度不高的,這些產業就是必須要靠關稅,來降低關稅讓他可以打開市場,所以CPTPP有某種程度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

美國在CPTPP裡面的角色,雖然美國沒有正式的會籍,可是我們不能排除它在未來有可能會再回復,因為現在我們看到CPTPP的國家留了好幾個所謂暫時試用的條款,這些條款實際上是當初美國在推動TPP的時候,非常強力要求的。所以我認為CPTPP的會員國,是某種程度要保留這個誘因,吸引美國回來,所以那我覺得CPTPP國家都有這樣的期待了,我覺得台灣應該也可以期待。

汽車與農產品影響較大

我們都知道產業開放的壓力在哪裡,這些CPTPP國家會向台灣提出的條件,我們高關稅的產業,例如說汽車17.5%的高關稅,或者我們的農產品關稅大概也是15%以上的平均關稅,如果台灣開始CPTPP加入談判,我們都可以預期,越南、澳洲這些國家會向我們提出的開放要求。

國內的主管機關也應該都知道這樣的一個情形,可是我個人覺得就是說我們主管機關可能沒有跟產業做非常完整全面性的溝通,因為他們覺得可能講了這件事情能某種程度是不是就會引發國內的反彈,或是會捅了馬蜂窩,那我覺得這件事情是我們在政府的處理上面比較保守的部分。

美國有毒藥丸條款 可藉USMCA影響加墨

我覺得中國現在提出這個申請書,並不代表接下來就一路順遂,中國未來有很大的幾個關卡要過,第一個是這個案子接下來要送到CPTPP的大會,那大會是要經過共識決來決定要不要受理這個申請案,我覺得以中國現在跟澳洲、日本關係並不融洽的情況下,可以預期它就會碰到其他國家的反彈。

另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是,墨西哥、加拿大跟美國之間有一個USMCA美加墨協定,裡面有一個毒藥丸條款,美國可以藉由墨西哥跟加拿大跟一個所謂的非市場經濟國家簽FTA的話,美國可以用這個條款來退出。所以就是說美國雖然沒有在CPTPP裡面可是他可以藉由USMCA來影響加拿大跟墨西哥的態度,這也是中國另一個挑戰。

中國開放市場有很多門檻待突破

所以我強調的是,中國在這個所謂入會申請的這個申請案上,可不可以獲得共識決,這個就是第一大門檻。即便真的讓它成立了工作小組,我覺得接下來他必須要馬上提出說他到底為了加入CPTPP做了哪些努力,然後他有哪些法規是需要去改革的。

我覺得這個他中國市場目前有很多的門檻,第一個它政府採購到目前都是對內、國內、封閉的,從來不曾對外面開放過,那這個就是會被要求被挑戰的。法規制度上面這些網路的管理、網路長城怎麼打破?是不是可以讓它國內的人民接下來可以接受自由使用Google、臉書?對他來說實際上是一個很大的治理上面的一個挑戰。

所以解讀中國加入CPTPP這個動作,我覺得它是要用這個去展現他跟美國實際上是仍有合作的空間,因為現在感受到很多國家都開始要圍堵中國,然後而且特別是美國、日本、歐盟特別針對它的產業補貼這塊在做三方聯手,然後甚至要把它推到WTO多邊去,那我覺得中國某種程度必須要去釋放這些壓力。

第二個就是,我覺得要參與CPTPP或許也滿足了習近平他要維穩、穩外資、穩國內的投資還有穩景氣,他有很多這些他要穩定現在在中國這些外商的軍心,所以我覺得這個都是一些象徵性的意義,可能目前看起來比較大。

(攝影剪輯.紀錄/記者胡志愷、梁家源 策畫.訪談/記者歐祥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