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央行理事示警:國際原油價格波動恐造成輸入性通膨

2021/07/29 21:01

央行理事示警:國際原油價格波動恐造成輸入性通膨。(資料照)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中央銀行昨日公布第二季理監事聯席會議貨幣政策議事錄摘要,理事們關切近期台灣通膨升溫的問題,有理事指出,目前台灣通膨尚不致成為太大問題,但也有多位理事認為國際原油價格波動所造成的輸入型通膨,對我國這種小型開放經濟體的物價影響大,建議進一步研究觸發通膨的臨界點。

根據議事摘要揭露,所有理事一致同意利率維持「連5凍」,主要基於三大因素:一、國內5月疫情轉嚴峻,第二季至第四季經濟成長率恐將減緩;二、國內通膨升溫,應是暫時性因素,根據央行調查企業通膨預期,未來1年CPI年增率預期超過2%僅25%,通膨展望算是溫和;三、市場資金充裕。因此,台灣此時不宜升息、也無降息空間。

儘管央行研判台灣通膨是短期現象,但有位理事指出,不論從進口物價指數年增率或國產內銷品物價指數的年增率來看,近月呈現快速攀升趨勢,雖然去年基期較低是原因之一,仍不能忽略進口原物料價格快速上漲的事實。

有理事建議使用年的時間序列資料觀察物價漲幅是否溫和,並關注 CPI 年增率超逾何種水準屬於通膨過熱。

但也有位理事提到,政府對於我國許多民生物資價格,例如油價、水價和高鐵等運輸費用,均有調節管控,無須過於擔心通膨問題。

一位理事則對國發會最新「國家發展計畫」將通膨目標介於1.0-1.5%之間有意見。他說,台灣與瑞士同為小型開放經濟體,瑞士通膨目標設在2%以下但不能陷入通縮,基本上與央行可接受的通膨落在0-2%區間相同。他說若國內投資持續上升,內需增加,即使通膨率略高可接受。

也有理事說,近月以來聯準會官員對美國未來通膨走向表達不同的看法,媒體和學界的討論則更多,相對而言,國內較嚴謹的通膨討論為數不多。過去 30 年來,足以穩定或抑制通膨的因素是否仍繼續存在?若逐一檢視,發現部分因素已有鬆動現象。是否在到達某個臨界點,即有可能觸發通膨,宜進一步研究 。

在房市議題上,有位理事指出,央行已兩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且7月起將實施「房地一稅 2.0」及「實價登錄 2.0」,加上受疫情影響,6月房市交易已降溫,此時不宜採取進一步的房市管制措施。

有位理事並表示,考量未來疫情仍存不確定性,且央行先前兩度推出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效果不錯,目前無須再調整該管制措施。

數位理事均同意,宜再觀察一段期間,視疫情發展及7月新措施上路後對房市的影響,綜合評估效益後,再進一步調整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