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全球晶片短缺問題惡化 平均交貨時間拉長至18週

2021/06/23 14:23

5月晶片的平均交貨時間拉長到創紀錄的18週,急需晶片的汽車製造商和消費電子產業需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取貨,顯示全球晶片短缺的情況持續惡化。 (取自網路)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根據彭博報導,5月晶片的平均交貨時間拉長到創紀錄的18週,急需晶片的汽車製造商和消費電子產業需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取貨,顯示全球晶片短缺的情況持續惡化。

 海納國際集團(SIG)的研究發現,5 月晶片的平均交貨時間比4月增加7天,拉長到18週,顯示出晶片製造商很難跟上需求;這個差距是SIG從2017年開始追蹤以來的最長紀錄,比 2018 年的上1次高峰期還要長4週;交貨時間是指,從下單購買半導體到收到實際貨品的時間。

 SIG指出,電源管理晶片短缺是整體交貨時間拉長的一大主因,5月交貨時間長達25.6週,比4月多近2週。

 SIG分析師羅蘭德( Chris Rolland )表示:「這些數據凸顯出廣泛的短缺現象,因為大多數關鍵的產品,例如電源管理、離散元件、類比晶片、被動元件等都出現交貨時間拉長。」

 投資人觀察交貨時間不僅是檢視需求的走勢,也顯示買家因恐慌而訂購過多晶片,導致日後供過於求的狀況。羅蘭德擔憂,以目前訂單數量來看,沒那麼多終端設備消化這些多出來的供應。

 儘管博通、恩智浦(NXP)、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和德州儀器等半導體公司的整體交貨時間拉長,但有些領域已可跟上需求。羅蘭德指出,例如從汽車到洗衣機所需的微控制器,5月的交貨時間就縮短1週左右。

 SIG指出,類比晶片的交貨時間就拉長,且速度比以往慢,太陽能板的光電元件也越來越難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