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LTN經濟通》dot-com泡沫如何破裂?當心升息的殺傷力

2021/06/23 08:10

1995-2001年間發生的dot-com泡沫,由當時一系列和資訊科技、網際網路的投機事件引起。(美聯社)

dot-com泡沫破滅 8兆美元市值蒸發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近期隨著全球股市攀高,不少人擔心網際網路泡沫事件恐將重演。1995-2001年間發生的dot-com泡沫,由當時一系列和資訊科技、網際網路的投機事件所引起。而在泡沫破裂後,對世界金融造成毀滅性的後果,超過8兆美元的市值從股市蒸發。最終泡沫是怎麼破裂的?事前會有什麼預兆嗎?

泡沫如何興起?多數的泡沫都和新科技或新的商業機會有關。網路帶來了無限的前景,但也同時摧毀了巨大的財富。金融泡沫的模樣總是相似,當一群股票開始上漲,泡沫逐漸形成,只是這次是跟網路有關的股票。股價衝高後又鼓勵下一批人進場,加上名師推薦、媒體報導,又有更多人來買。

最初進場的人賺得盆滿缽滿,這些成功的投資人又會對外散播「很好賺」的消息,使得這些股票又漲得更高,整個過程就像是老鼠會。但隨著時間過去,會需要愈來愈多的投資人從更早的投資人手中接過股票,直到再也沒有更更笨的傻瓜(greater fool)。

公司名稱只要加「dot-com」股價立馬漲

在泡沫當下,市場會出現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當時的市場有多瘋?到達了「非理性繁榮」的程度。首先是誇張的公司名稱,很多公司的業務甚至跟網路完全無關,也在公司名稱加上「dot-com」等跟網路有關的字。甚至有研究指出,觀察改名的公司前後5天個股價變化,發現這些公司比同類型未改名的公司,股價漲幅高出125%。

其次是新股上市的狂熱。2000年第1季,916家投資公司在1009家新成立的網路公司上,投資了157億美元,股市就像是注入了興奮劑。最後,當時市場對股票的評價,和公司合理的成長預期完全脫鉤,網路泡沫進入病態的階段,一堆虧錢公司搶著上市。例如,全球達康(TheGlobe.com)的投資人為了這家5年前根本無法上市的公司,掏出大筆大筆資金。

時任Fed主席的葛林斯潘也曾警告,市場不理性的一頭熱是非理性的繁榮。(法新社)

網路公司都不賺錢 巧立名目炒股價

各種「老師」成了最棒的明星,在他們的推波助瀾下,泡沫愈吹愈大,衡量股價的方式出現新標準。因為這些公司根本沒有賺錢,只好拿觀看數、心佔率(mind share,同類商品在消費者心中的排序)來唬爛。種種不合理的評價法陸續出籠,加上媒體的渲染,美國似乎變成了熱愛炒短線的國家,所有的節目都開始談論股票。很多人辭去原本工作,走上專職交易的發財路。投機的狂熱也會帶出金融市場最壞的一面,造就一系列的企業醜聞,動搖市場的根本。

而網路泡沫是怎麼破裂的?在泡沫當下,時任Fed主席的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也曾警告市場不理性的一頭熱是非理性的繁榮,但市場卻充耳不聞。當所有完美風暴的元素皆已到位,剩下的其實只是時間的問題。以下幾個對市場造成打擊的事件接連發生。

Y2K加升息 戳破網路泡沫

首先是千禧蟲危機(Y2K),在2000年以前,為節省軟硬體空間及便利,僅以兩位數記錄年序,而千禧年的到來,恐導致2000年和1900年都被系統記述成「00」而大亂,引發全球對金融市場和網路世界可能崩潰的災難性恐慌。接著,2000年2月葛林斯潘表態Fed可能需要大幅升息,僅僅是這個想法就引發各種猜測,投資人不知道更高的借貸成本,到底會對這些估值太高的網路股造成多大影響。

2000年3月10日,以科技股為主的美國那斯達克指數在達到5132.52點的巔峰,較前一年指數幾乎已經翻了一倍。結果不到3天後,又發生了重量級的事件。2000年3月13日1則宣布日本經濟再次陷入衰退的新聞,由於日本是科技產業的關鍵角色,消息像是野火般延燒,引爆全球股市賣壓。當然,美國科技股也不例外,幾個指標性的科技公司如戴爾等,開始大量賣出自家公司的股票,引發市場恐慌性賣壓,不到幾週的時間,股市就蒸發了10%的市值。最終,那斯達克指數光是在2000年,就下跌了39%。

如微軟、Google、亞馬遜和蘋果等科技公司在網路泡沫後存活下來。圖為比爾蓋茲2001年在紐約時代廣場推廣Window XP作業系統。(美聯社)

那斯達克指數自泡沫高點回吐78.4% 五年榮景一場夢

這種急速下跌的方式,其實只是反映了當年這些科技股有多脆弱。因為當科技股下跌,市場資金轉移到其他產業類股。3月13日,那斯達克指數剛歷經史上第4大跌點,聯準會在3月20日升息,像是再見全壘打,直接斬斷投資人最後的希望。2001-2002年情況只有更糟,到了2002年10月,那斯達克指數自泡沫高點回吐78.4%。5年的榮景就像是夢一場,在14個月內完全化成泡影,一直到2015年3月那斯達克指數才重回5000點。

不過,仍有一些科技公司在網路泡沫後存活下來,並開啟了後續的新時代,例如微軟、Google、亞馬遜和蘋果。這些公司反而看到他們的機會,收購便宜的商辦,雇用被解雇後相對便宜的大量人力。活下來的公司雖然也經歷了股價暴跌,但相對其他公司,有著明確的商業模式,也讓市場明白,真正有前景的公司,至少應該建立在有盈餘和足夠的現金流之上。

戳破泡沫的主要關鍵仍是資金枯竭

總結來看,戳破泡沫的主要關鍵仍是資金枯竭。在泡沫的前幾年,利率創下史上最低,人們剛開始使用網路,對科技公司的興趣極高,使得資金自由的竄入這些公司。但是隨著估值上升,終有一天資金會枯竭。尤其很多網路公司,根本沒有商業計劃或產品,本來資金就很緊張。隨著投資的資金活水流乾,大量的網路公司在2001年底倒閉,高達數兆美元的投資資本也跟著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