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應對中封殺鳳梨 老謝指應「重啟食品加工產業鏈」

2021/03/02 16:15

面對台灣鳳梨驟失中國市場,且其他水果也可能同樣受害,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2)在臉書上表示,台灣政府應「重啟食品加工產業鏈」。圖為台灣鳳梨。 (歐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日前宣布暫停進口台灣鳳梨,消息驚動台灣社會,輿論並擔心中國隨後將陸續停止進口其他台灣水果,面對鳳梨驟失中國市場,且其他水果也可能同樣受害,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2)在臉書上表示,台灣政府應「重啟食品加工產業鏈」,並建立受信賴的認證機制,以調節台灣蔬果市場,同時讓「Made in Taiwan」的加工食品獲得青睞。

面對中國突然暫停進口台灣鳳梨,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在臉書上指出,台灣「亟待重建食品加工產業鏈」,出於中國也可能暫停進口台灣蓮霧、柚子、釋迦等水果,政府也應「全面思考」下一步要怎麼做。

謝金河表示,台灣水果在出口市場方面,太集中於中國,國內市場則在產量過剩的情況下,會出現價格連環下殺的窘境,並稱台灣人對搶救水果已「習以為常」,且過去如香蕉、柳丁、芭樂等都出現過生產過剩問題。

謝金河稱,雖然行政院在應對中國出題上,已很有經驗,而鳳梨1年十幾億元的出口額也不算高,「對台灣經濟影響有限」,但此事件的新聞力道強,已經成為全台話題,因此目前還很難評斷誰是得利者。但謝金河仍表示,在中國暫停進口台灣鳳梨後,中台雙方就會像「北風與太陽」、「兩岸的距離肯定愈走愈遠」,未來很難再一家親。

對於如何消化台灣蔬果,謝金河建議,政府「宜重啓台灣的食品加工產業鏈」,如果台灣有良好的食品加工業,就能在蔬果盛產期間,「收到比較好的調節效果」。雖然台灣的食品加工業,在過去為追求低成本而紛紛外移,但謝金河指出,「大家可以想想張忠謀董事長的『Trust』」、「食品加工最重要的是信賴」,如在年節送禮上,大家對「Made in China」的加工食品較審慎,而「Made in Japan」的加工食品則較受歡迎。

謝金河透露,自己近年發現,台灣本地生產的芒果乾、芭樂乾、橘子皮、檸檬片等果乾「都做得不錯」,大家也都越來越能接受台灣生產的果乾。然而,即使大家都知道如蜂蜜、苦茶油等是好東西,但大家卻沒有把握,如何買到真正純正品質的好產品,謝金河認為,若台灣能有「受信賴的認證機制,我相信Made in Taiwan的加工食品會得到青睞」,而加工食品的價格也能隨之提升,因為若能保證吃到肚子裡的食物的品質,「大家可以多掏出荷包,去買高單價的好食材」。

謝金河最後表示,建立對台灣產品的「信賴」,也許是台灣食品加工產業的另一次新機會。

謝金河建議,政府「宜重啓台灣的食品加工產業鏈」,如果台灣有良好的食品加工業,就能在蔬果盛產期間,「收到比較好的調節效果」。(圖截取自謝金河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