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人均落後、科技lowend 中國想與美國爭霸 還早得很

2021/02/05 17:23

專家分析,中國人均只有美國的6分之1,科技產業更是以下游及低階製程為主,去年若不是仰賴台灣供給電子零組件,其高科技業不少出口訂單恐怕都無法完成。中國經濟想要和美國爭霸,「還早得很」。(法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英國智庫日前稱,中國2028年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專家則分析,中國人均只有美國的6分之1,科技產業更是以下游及低階製程為主;更甚者,中國去年若不是仰賴台灣供給電子零組件,其高科技業不少出口訂單恐怕都無法完成。凡此種種數據顯示,中國在工業化、開發程度和高科技等面向都遠遠落後美國,中國想要和美國爭霸,「還早得很」。

美國之音》報導,南卡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座教授謝田表示,中國有些出口對經濟有所帶動,並不是中國自己的需求增加,而是在其他國家,尤其是很多醫療類的增長。中共是利用瘟疫,發了點小財,實際上,它的經濟發展沒有動力。

儘管中國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189元人民幣,比2019年名義增長4.7%。但謝田強調,中國總理李克強去年坦言,有6億的中國人口月收入只有1000元人民幣,中國人的可支配收入不可能高到可以支撐內循環或擴大內需。且中國經濟數據的可信度不高,比較真實的現象應該是國進民退、國富民窮有惡化之虞。

謝田稱,中國失業問題嚴重、欠缺外商投資、未來可能還得面臨美國等大國企業將部分供應鏈、生產線移出中國所帶來的經濟衝擊,前景不是很樂觀。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也表示,美中兩國長期爭霸的主要領域是:「誰是未來高科技的領導者?」以5G技術競爭為例,外界以為中國投入5G的基礎建設得早、又有國家補貼在支撐,具領先地位。但去年美國限制出口使用美國技術的高階晶片,中國立刻陷入被卡脖子的窘境。

邱達生直言,中國去年若不是靠台灣供給電子零組件,其高科技業的不少出口訂單恐都無法完成。統計顯示,2020年,中國從台灣進口的電子零組件比2019年增加約25%,其原因是美國對中國進行管制,中國只好趕快備貨,否則無法出貨,由此可見,中國是低階製程,關鍵技術若遭管制,就動不了。

報導總結學者所言,指出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單單比較美、中兩國的經濟規模,有失準頭,以人均GDP數據作為對比才有意義。中國去年的人均GDP達1.1萬美元,僅美國人均GDP(6.32萬美元)的6分之1左右,代表中國工業化及開發程度遠遠落後美國。

若以產業結構觀察,中國科技業處於國際貿易價值供應鏈的相對下游或低階製程,所以,無論在工業化、開發程度,還是高科技競逐等面向,中國要與美國爭霸,還早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