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銀行家觀點〉逾放上升、獲利腰斬 國銀海外業務的瓶頸與突破

2020/11/12 08:00

近期8家國銀參與印尼最大手機通訊設備廠Tiphone Mobile Indonesia PT聯貸案驚傳踩雷,總聯貸金額達9,300萬美元,其中,合庫參貸額最大,達2000萬美元(約6億元新台幣),其次是中信銀、兆豐銀也各有1000萬美元(約3億元新台幣)。(路透)

台灣積極推動金融業發展國際化與強化競爭力,努力提升數位化與擁有雙語能力的金融專業人才成為產業發展重要關鍵,唯有如此,才能與更多國際頂尖人才交流,掌握第一手關鍵資訊,成功創造金融與產業雙贏。

蔡英文總統在今年8月資本市場論壇上,期許台灣成為「亞洲企業資金調度中心」及「亞洲高階資產管理中心」,讓台灣更具前瞻也更國際化,同時為國內資本市場注入新活水,在金融國際化的路上我們持續努力,其中關鍵是金融業者面對國際化的思維與態度。

近年來在政府的政策引導下,我們看到國銀針對國際競爭力進行優化,包含政府亦積極推動「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落實在金融產業,金管會期許2030年前所有國銀都能設置雙語分行,以配合打造台灣為亞洲企業籌資調度中心、高階財管中心或推動大型融資計畫的目標。如同蔡總統所強調,數位化及雙語能力,將深深影響台灣未來國家競爭力;其中金融等專業人才的雙語能力提升,有助與國際頂尖人才互動交流,幫助台灣在國際間發揮關鍵性力量。

受疫情衝擊 海外分行削減總行獲利

對於國際化發展的歷程上,金融機構一直不遺餘力,配合政府新南向整體政策,以多重資金管道提供整體金融支援,創造金融與產業雙贏;但今年受到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不僅讓國際旅行受阻,全球經濟活動也同樣備受影響,向來被國銀視為獲利金雞母的海外分行紛紛傳出踩雷的消息,原本國銀成功國際化可期,與世界接軌無礙,金融機構漸漸在海外市場站得更穩更踏實,但因為一場疫情,回饋台灣母行的獲利貢獻大不如前。

金管會針對今年國銀海外業務獲利表現衰退進行分析,認為主要有兩個因素,第一是上半年受到COVID-19肺炎疫情拖累,為了因應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各國央行紛紛調降利率措施,而受到當地國家降息影響,導致國銀海外分行利息淨收益減少。第二是受到國內外市場劇烈變動,導致獲利較以往遜色,尤其部分海外分行在疫情持續延燒下,企業營運出現週轉困難造成逾放增加,銀行亦增提呆帳準備。

分析國銀的四大獲利引擎,有國內總分行、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海外分行及中國地區分行;在這四大獲利來源當中,可以看到今年海外分行衰退幅度最大,據金管會在10月上旬公布本國銀行最新營運概況,到8月底止,放款總餘額31兆976億元,較上月底增加1,964億元;逾放比率為0.24%,較上月底減少0.01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增加0.01個百分點。在獲利表現方面,今年前8月稅前盈餘2,245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13.5%,除大陸地區分行獲利有成長外,其餘包括國內總分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及海外分行的獲利都衰退。〔如表1〕

(圖由台灣銀行家提供)

統計今年1至8月海外分行稅前盈餘143.2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50%,8月單月獲利減幅更擴大到74%。針對海外分行的嚴重衰退,金管會表示主要是因利息淨收入減少以及增提備抵呆帳,其中光是8月份備抵呆帳增提就比上月增加7.5億元,累計今年1至8月增提的呆備則比去年同期增加99億元。

海外逾放略增 金融韌性持續觀察

海外分行逾放比率不斷升高,分析其中易踩雷的海外高逾放比區,包含新加坡、香港及美國;國銀在新加坡踩雷,不僅逾放比率高、虧損也高,其中2020年上半年虧損達14.2億元,顯示當地授信資產品質堪憂。其次是日本及美國,今年上半年獲利也比去年同期大幅衰退73.6%及46.3%。香港受到疫情與政治不明確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獲利比去年同期衰退26%。〔如表2〕

(圖由台灣銀行家提供)

根據銀行局公布統計,2019年全年國銀通報重大偶發放款預期損失案件為10幾件、金額達2億多美元,而2020年以來至9月10日國銀海外通報踩雷案件已達20幾件、金額達4億多美元,比去年增加快一倍。不過,金管會認為國銀參與國際聯貸案件數的增加因素也要一併來看,因為幾年前國銀參與國際聯貸案件數少,自然損失通報就會少,現在參與度高,在通報案件數上自然會增加,因此不能只看絕對件數。且金管會從2015年起為有效控管國銀海外、大陸授信風險,要求海外、大陸債權或投資損失達1千萬美元以上必須納入重大偶發通報項目,都已納入監督管控中。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全球各地因為受到疫情嚴峻影響,難免會有一些企業發生問題,國銀海外分行逾放比過去1、2個月略增,但仍是相對低的程度,且覆蓋率仍相當高,因此目前從金融體系韌性來看還是沒問題,只是需要持續關注。

前往高利差海外市場 留意風險管控

近期8家國銀參與印尼最大手機通訊設備廠Tiphone Mobile Indonesia PT聯貸案驚傳踩雷,總聯貸金額達9,300萬美元,其中,合庫參貸額最大,達2,000萬美元(約6億元新台幣),其次是中信銀、兆豐銀也各有1,000萬美元(約3億元新台幣)。以及今年新加坡石油巨擘興隆集團因油價一夕崩跌,加上財務操作不慎而聲請破產,中信金控旗下中國信託新加坡分行因為參與其聯貸案,產生27億元新台幣的虧損,緊接著玉山銀行的新加坡分行也產生3億元新台幣的違約案。國泰金控旗下國泰人壽因為轉投資印尼BankMayapada失利,一口氣認列140億元新台幣的虧損,是國泰金控布局海外市場以來,認列最大的一筆虧損,更讓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語重心長:金融業要持續成長,勢必要靠較高利差的海外市場,但海外市場法規、環境一定都不若台灣市場熟悉,要前往高風險、高獲利的市場,未來風險管控是成功關鍵!

其實為了貫徹新南向政策,國銀紛紛往東南亞地區布局,但陸續在東南亞地區發生踩雷案件,分析其中原因,不外乎是部分東南亞國家,包含金融體系、法規與金融服務習慣尚未成熟,加上國銀對當地市場、金融環境、法規等等的掌控度不足,足見深入當地市場艱辛重重,也因此頻頻發生假帳及詐貸風險。

國際化專業人才培養刻不容緩

目前國銀在海外多以參與國際聯貸案及跨境融資為主,本來就容易因為各種不確定風險受到牽連因而損害獲利表現,但考量利差空間仍明顯比國內環境還高,以及國內幾乎以紓困貸款為主流,在仍有利可圖的狀況下,只要能評估風險嚴加控管,國銀仍會持續發展海外企金及聯貸業務。但國際聯貸案從審查、監督與控管的事務都是由主辦外商銀行管理,國銀通常僅擔任出資角色,按時收取利息,表面看起來作業簡便且輕鬆,也因此讓國銀漸漸仰賴外商管理銀行,長期發展下來恐有忽視風險之虞。

從這一波聯貸虧損案件可觀察到,外商管理銀行迅速出清部位,讓自身損失調整到最少,但反觀國銀卻因資訊落後加上風險管理不周,因此產生呆帳及虧損。國銀必須學到慘痛的經驗是,與其將掌控權交給外商管理銀行,僅仰賴外商銀行餵養的資訊,不如下工夫在培育國際化人才的相關項目上,透過對海外市場與各產業別的了解,將風險管理控制到最有效,才能逐步建立健全且穩健的利差項目,同時減少踩雷風險,穩健了金融國際化的歷程,才能成功創造金融與產業雙贏。

(本文摘自2020年11月份《台灣銀行家》月刊,撰文:蘇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