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科技業若100%內循環 陳志武: 競爭力將跌至谷底

2020/10/31 00:22

中共19屆五中全會通過「十四五」規劃最重要戰略方針在「內循環」為中心的雙循環發展目標,和「科技自立自強」,但經濟學家吐槽指若100%內循環,將是中國科技競爭力跌至谷底的一天。(法新社)
〔編譯楊芙宜/台北報導〕美國之音報導,在中共19屆五中全會閉幕後,「內循環」和「科技自立自強」成為中國下一個5年經濟發展規劃(即「十四五」規劃)最重要的戰略方針;不過,多位學者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內循環」倡議並不表樂觀,知名經濟學者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陳志武直言,「中國的科技行業如果做到了100%內循環,那一天就是它的競爭力走到了谷底的一天」。

陳志武向美國之音表示,不管是過去的蘇聯,或是計劃經濟制度下的中國,100%自我循環的開始就是創新和競爭力非常弱的時候;中國雖有14億人口,但光靠國內科學家和工程師來打造科技實力是不夠的。

陳志武受訪說,從宋代以來,中國就不曾在科技創新上當過主角;中國過去20年來所打造出的科技創新環境和火旺局面,就是因為受到了美國在資本上的鼓勵和技術上的扶持;因此,如果中國開始走內循環的路,就會把過去所積累的創新能量給壓制下去。

中經院大陸經濟所所長劉孟俊則向美國之音表示,中國在半導體業的技術能力遠遠落後美國,這也是它未來在科技上要提升的障礙;但少了美國的協助,這將會是它未來最重大的「勒脖子」之處。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最近一席話,為中國做不到「科技自立自強」,做了最佳佐證。澎湃新聞近日報導,華為內部刊物指出,任正非坦承「華為今天遇到的困難,是華為設計的先進晶片,中國基礎工業還做不出來」。

此外,中國人口老化不利內需。劉孟俊指出,中國推動內循環或雙循環的目標,也面臨很大挑戰和不利因素,中國人口快速老化,不僅代表生產力會下降,也將導致需求疲弱。

陳志武指出,中國人口雖然龐大,但還不具備可打造出自我循環的市場經濟之條件;19世紀初期時,中國人口占全球40%,但今天中國的人口只占全球的20%,以相對需求量來看,中國100年前的消費需求是今天人口所能產生的消費需求的2倍,但中國為何從以前就無法成爲全球主流的內需市場呢?100年前做不到目標,現在難度也更高。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北京大學經濟系教授也向美國之音表示,現在中美兩國關係面臨不確定性,內循環的規劃是不太具效果的,「外部環境能否改善、中國與世界的關係能否改善,對內循環構成非常大的制約」。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