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疫情引發產業變遷 簡立峰:數位經濟發展契機

2020/10/26 16:27

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Appier、iKala董事簡立峰。(資料照)

〔記者吳佳穎/台北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同時也帶動遠距、數位經濟興起;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Appier、iKala董事簡立峰今(26)日指出,後疫情時代將帶來3大商務改變,包含,零接觸經濟,數位轉型加速;遠距工作機會增加,工作機會轉移;泡泡經濟圈形成,地緣政治更加複雜;且疫情也將加速數位經濟發展,呼籲新創業者把握東亞中心點的地理位置,開創數位新南海。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今(26)日舉行「眺望~2021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簡立峰以「後疫2021數位商業新主流」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他指出,疫情導致零接觸經濟蓬勃發展,包含電子商務、行動支付、美食外送、串流電玩(Stream Game)等都蓬勃發展。

其中在電玩領域,簡立峰指出,目前國內電玩市場規模約500億,且是Google 平台上前5大付費市場,但國內電玩產業卻沒有相應的發展,形成「有內需沒應用」的問題。

此外,疫情帶動遠距工作興起,也將改變全球工作機會;簡立峰指出,美國矽谷正出現一波「工程師搬家潮」,部分工程師接受10~15%減薪,搬回家鄉改為遠距上班,「隨著遠距上班逐漸盛行,未來相關工作機會將來到亞洲,且台灣作為科技業生產、製造的樞紐(hub),未來相關工作機會也將來到台灣。」但遠距上班也將帶來新的職場文化。

不過,簡立峰提醒,由於防疫導致國境封鎖,今年約有3000名外籍學生以遠距教學等方式就學,未實際來台,「這數字看起來可能不多,但3000名外籍生中,有2/3的比例為新生」,若疫情過後新生仍選擇放棄來台,台灣外籍生可能會出現「斷代」問題。

此外,疫情導致國際封鎖,各國轉以「泡泡經濟圈」形成國與國間的特殊入境方式,簡立峰指出,台灣應觀察,除政治因素外,哪些國家願意開放台灣優先入境,這反映雙方商務依賴程度,如果沒有「這會是個大問題」,「後疫情時代全世界地緣政治發展會更明顯。」

簡立峰說,近期他看了國內700多家新創紓困案,台灣作為數位科技大國,但接棒半導體、電子業的下一代產業在哪裡?近20年來,國內未出現大規模新創產業,目前1700家上市櫃企業多為20年前上市,當時老闆平均年齡約30~40歲,顯示台灣產業面臨「失落的第三代」,這部分與台灣市場規模太小有很大關係,「經濟學有個說法,要支持新創產業發展,人口數至少要5000萬以上,當市場規模不夠大,新創事業難以實驗新服務。」

但在後疫情、數位經濟興起的時代,簡立峰指,「數位時代沒有國界,」目前全球網路分為中國、非中國網路,其中中國網路上網人口約9億,台灣受限政治因素難以打入;非中國網路則有47億以上的上網人口,且台灣位在東亞中心點, 包含菲律賓、越南、印尼、日本、南韓等數位人口大國都是台灣鄰居,這些國家數位人口約4~5億,這也是台灣數位發展的新契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