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銀行家觀點〉金融玩跨界 抓住「金融生態圈」的無窮商機

2020/10/14 08:00

(圖由台灣銀行家提供)

全球正積極發展金融科技,台灣已進入Open Banking第二階段,部分銀行開始嘗試跨界合作,企圖鏈結形成新生態系並期盼利用新科技抓住年輕客群的心,為金融業拓展新商機、開創新未來。

科技大廠跨界搶食金融大餅毫不手軟,從支付到企業金融都搶著做,要拉自己的金融生態系,對銀行業的威脅極大,而金融業也積極找轉型,台灣已進入Open Banking第二階段,銀行基於自身營運策略、業務需求與第三方服務業者(TSP)合作,目前國泰、台新、富邦、永豐、中信、元大、上海商銀及臺灣企銀等銀行,已洽談相關試辦的內容,銀行因而期望透過新的跨界生態來抓住年輕客群。

世界各國都積極發展金融科技(FinTech),其中「輕鬆且容易上手的網路介面」成為金融科技服務優勝劣敗的關鍵。美國南加州大學數位未來中心(Center for the Digital Future)的研究報告《Future of Moneyand Banking Study》指出,近6成美國人願意考慮將他們的資產,從目前的銀行轉移到熟悉的科技巨頭手中,如Google、Amazon等。

民眾對銀行不再忠誠

看看另一份報告,美國市場研究機構Business Insider Intelligence指出,以Amazon為例,高達65%的Prime會員有興趣使用Amazon金融服務;一般Amazon用戶也有43%對此感興趣;尚未使用Amazon的民眾,也有37%的比率有意願嘗試。

消費者有高度意願接受亞馬遜金融服務,顯示隨著資訊獲取容易、跳槽門檻降低,過去民眾對銀行業者的忠誠度恐不復存在。金融科技所創造的創新服務,令科技業者趨之若鶩,從支付、保險、基金、借貸到發幣,到處可見其蹤跡。以電子支付來觀察,其交易過程中創造的消費數據與足跡,不僅能用於強化廣告推播,還可以成為信用評分參考。

科技大鱷來勢洶洶,覬覦傳統商業銀行的午餐。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估計,在美國總值約1.35兆美元的金融服務市場中,科技巨頭將從各大銀行業者手裡瓜分掉40%的大餅。科技勢必對金融業帶來更多的破壞性創新,當前挾著平台、技術、社群與用戶優勢的Facebook、Apple、Google、Amazon,甚至特斯拉等科技巨擘,都想藉由自身科技的優勢在新世代的金融戰局搶下一席之地。

不過台灣市場的部分,金管會採取非強制的自願方式推動開放銀行,讓銀行業者能有機會擴大「金流生態圈」,並準備迎戰即將上線的純網銀,這些銀行躍躍欲試,著手準備加入第二階段試辦行列,不排除採集團內跨子公司資料應用、跨單位資料查詢,先試水溫。

異業合作發展「金融生態圈」

開放銀行(Open Banking)將邁入第二階段,從開放「公開資訊查詢」,向前推進到「消費者資訊查詢」,由於推動方式採「非強制性」,銀行可基於自身營運策略及業務需求與第三方服務公司合作,自由參加,但涉及銀行最寶貴的金融數據資產,部分銀行業者也很擔憂。

開放銀行第二階段,預計會有18支API(應用程式介面),應用的場景包括:帳戶餘額查詢、帳戶整合、信用卡比價、貸款比價、投資理財推薦、信用卡設定等功能。簡單來說,只要用戶同意開放個人資料,就能享有方便的整合服務。用戶在不同銀行或是同一金控集團下的存款、基金投資、貸款等資訊都能互通,在TSP業者的App上一次查詢。

目前銀行的業務,不脫存款、放款、財富管理這3大類。隨著科技發展,10年後的銀行不能再靠存款利率、理專服務做出差異化,有專家就認為勝出的關鍵在於「必須要與生活風格整合,體驗一定要好,還得能解決客戶問題」。

試想若是客戶有貸款需求,就代表生活中有某項問題需要被解決,「銀行如果能提前掌握,問題就能提前被解決。」而銀行該如何提前掌握客戶需求?靠的就是發展出「金融生態圈」,透過與異業的合作,把金融服務變成如同水電般,帶入客戶生活場景中。

若將金融數據與電商客戶資料整合,顧客在逛網拍時,銀行就能推薦優惠最多的信用卡,讓顧客直接在電商網站上辦卡,甚至參考顧客的購買紀錄(買家評分),作為信用評分的其中依據,做到立刻核卡讓顧客當下就能刷卡。看來金融業應該挖掘更多場景金融的情境,利用科技技術來達成「更快速抓住客戶的心」,金融玩跨界,商機仍很大!

為了讓金融業更暢行無阻發展金融科技,金管會明年推「金融行動身分識別」,並說明,若是高風險的線上開戶,新戶要用實體的自然人憑證,連結手機的生物識別驗證後就可確認身分,目前已有多家銀行在做,但各自用各自的系統與標準;未來金融機構籌組聯盟後可以互通,民眾只要一家金融身分識別,就能用手機開別的銀行帳戶。

政府也將開放一些資料供業者來使用,國發會的「數位服務個人化平台」(MyData)上線後,目前有12家銀行是服務提供者,而非資料提供者,資料提供者是政府機構,正在跟國發會談,預計明年能將資料提供者擴及到銀行,接下來就看銀行如何將「資料」運用得更有意思。

(本文摘自2020年10月份《台灣銀行家》月刊,採訪、撰文:張嘉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