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LTN經濟通》大力扶植紅色供應鏈 蘋果圖謀什麼?

2020/08/03 08:00

蘋果積極扶植紅色供應鏈,先前傳出蘋果曾鼓勵立訊投資iPhone手機金屬機殼供應商可成。圖為2017年蘋果執行長庫克參觀立訊生產線。(截自立訊官網)

立訊加入iPhone代工行列震撼台廠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蘋果代工廠緯創7月中旬突然拋出震撼彈,宣布以33億人民幣,將中國2家子公司業務賣給中國代工廠立訊精密,消息震驚市場,外界憂台廠將被中國「紅色供應鏈」蠶食鯨吞,但接下來緯創、和碩兩大蘋果代工廠隨即表態投資立訊,令外界霧裡看花,這些蘋果代工廠到底在布什麼局?

緯創宣布將中國2個子公司緯新資通(昆山)、緯創投資(江蘇)業務出售給立訊,隨後緯創再斥30億人民幣(約台幣126億)取得立訊0.81%股權;不約而同地,和碩也加碼對立訊的持股。

日本《日經新聞》報導,立訊收購緯創昆山廠,將使台廠獨攬iPhone代工的局面被打破。也有人認為,緯創、和碩、立訊3方可能結盟,大搶蘋果訂單,步步進逼鴻海作為蘋果代工龍頭的地位。但在緯創賣廠的背後,一切都始於蘋果的精彩布局。

緯創7月17日突然拋出震撼彈,宣布以33億人民幣,將中國2家子公司業務賣給中國立訊精密。(歐新社)

因應美中貿易戰 蘋果挪移代工版圖

在經歷去年美中貿易戰後,雙方在年初簽下第1階段貿易協議,但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全球延燒及香港問題等衝突後,美中關係又再次陷入冰點,目前看來,2大經濟體脫鉤幾乎已成無法挽回的趨勢。

美國商務部7月20日再將11家中企加入新版制裁名單,其中包括蘋果關鍵供應商、中國觸控面板廠歐菲光集團(O-Film)南昌子公司;《日經亞洲評論》指出,此舉形同警告美企與中企合作的風險,將撼動全球消費電子產品供應鏈,更加速美中脫鉤。

在此背景之下,蘋果其實已早一步擬定策略,開始挪移產品供應鏈和代工版圖。《日經》報導,消息來源指出,蘋果先前曾鼓勵立訊投資iPhone手機金屬機殼供應商可成科技,雙方經歷1年的談判後,最後由於可成出價過高,最後一輪談判破局,立訊則繼續與緯創洽談。

《日經新聞》報導,立訊收購緯創昆山廠,將使台廠獨攬iPhone代工的局面被打破。圖為北京1間蘋果門市。(法新社)

中國市場將由中企供應鏈自行供應

面對美中衝突,據熟悉內情人士透露,蘋果的盤算是,積極扶植大量中企成為完整的產業供應鏈,留在中國生產,以供應中國的內需市場;另一方面,在中國以外的市場,則交由台廠主導,轉戰印度等地生產來供應,以避免龐大關稅成本。

  印度資通訊技術部長普拉薩24日推文宣布,蘋果開始在印度生產旗艦機種iPhone 11。根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產業界人士透露,iPhone 11正由鴻海在印度清奈(Chennai)工廠開始生產。據指出,蘋果目前在印度製造2款手機,分別由鴻海生產iPhone XR、緯創生產iPhone 7。

  幾十年來,台廠主導專業電子代工市場,而鴻海富士康一直以來是蘋果最大的供應商之1,蘋果iPhone自2007年問世以來,每年50%以上的iPhone生產由鴻海代工;然而,近來屢屢傳出蘋果開始積極扶植「紅色供應鏈」,欲挑戰鴻海富士康的地位。

鴻海富士康一直以來是蘋果最大的供應商之一。(路透)

鴻海等台廠轉至中國以外生產基地

今年5月《日經》報導,傳出蘋果鼓勵中國立訊投資可成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培養更多合格的供應商與台廠抗衡,以提高蘋果對供應鏈的議價能力,也傳出蘋果其實一直想降低對鴻海的依賴。

當時可成發出重大訊息澄清,「目前並無出售(中國)大陸廠區或與他廠共同投資之規劃」;針對外媒報導,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也在法說會上表示,鴻海面對競爭對手一直保持競爭感,所以不會擔心任何的挑戰。

1名熟悉立訊和緯創交易的消息來源向《日經》表示,緯創賣廠的決定經過蘋果同意,而且是蘋果計畫的一部分;他也表示,接下來立訊將在中國組裝iPhone,緯創將專注在印度生產iPhone。

面對蘋果扶植中廠的策略,也可能有更多廠商被擠出蘋果供應鏈。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7月22日的報告指出,中國舜宇光學也將在2021年陸續切入蘋果供應鏈,日本夏普和鴻海旗下鴻騰轉投資的康達智(Kantatsu),可能從2021年或2022年將開始退出蘋果供應鏈。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報告指出,在中國舜宇光學切入後,夏普轉投資的康達智可能從2021年或2022年退出蘋果供應鏈。圖為康達智須賀川工廠。(彭博)

大中華區最高年貢獻蘋果25%營收

儘管美中衝突愈演愈烈,但對蘋果而言,中國仍是重要市場。自從庫克20年前加入蘋果公司,並負責公司營運以來,庫克持續押注中國市場,蘋果接近半數的供應商皆位於中國,2015到2016年間大中華區市場每年約貢獻1/4的蘋果營收。

2013年時庫克甚至曾誇口說,中國可能超越美國成為蘋果最大的市場,且在同一時間內,蘋果在中國門市數量翻倍,足見庫克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以及蘋果多麼希望能站穩在中國市場的地位。

近年來由於華為、小米、Oppo等中國手機品牌迅速崛起,加上貿易戰引發「去美化」等效應,中國已不再是蘋果iPhone營收成長的主要動能;過去大中華地區占蘋果整體營收比重能達到25%,但近1年來,大中華地區的貢獻已下降至近16%左右。蘋果最新財報顯示,今年第2季大中華區營收爲94.55億美元,下滑7.4%。

對蘋果而言,中國仍是重要市場。圖為蘋果執行長庫克。(美聯社)

蘋果扶植立訊 深化中國市場布局

不過儘管如此,蘋果仍未放棄深耕中國市場,1名供應鏈經理向《日經》表示,對蘋果而言,扶植立訊等中廠將是「雙贏」的局面,中國公司不但能提供較低的價格,也能有具競爭力的品質,同時還能深化蘋果在中國市場的佈局。

另一方面,鴻海、和碩、緯創等台廠則陸續遷廠印度,或者擴大在印度廠的投資。和碩日前證實,已完成子公司在印度的註冊;緯創目前在印度南部班加羅爾替蘋果組裝部分iPhone機款,也傳出準備擴大投資印度廠。

路透也在7月中報導,傳出受到蘋果強力要求,鴻海計畫在印度斯利柏倫菩德(Sriperumbudur)新設iPhone組裝廠,預計在3年內完工,新廠所在地距離目前組裝iPhone XR的清奈工廠約50公里遠。

鴻海、和碩、緯創等台廠則陸續擴大印度投資。2018年孟買街頭iPhone X廣告。(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