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叫好不叫座? 「機器人理財」管理資產規模僅7.1億元

2020/02/16 07:59

對於機器人理財業務的拓展速度緩慢,金管會強調,目前尚屬初期階段,未來仍看好這項創新服務在台灣發展。(記者王孟倫攝)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金管會今天公布國內「機器人理財」業務概況,截至今年1月底,共有8家投顧或銀行投入這項新興業務,資產管理規模僅7.1億元,平均下來,每家業者連1億元也不到;不過,金管會強調,這項業務屬於金融創新技術,目前主要吸引小資族及年輕人參與,未來仍有相當大發展空間。

為了接軌國際AI人工智能潮流,金管會在2017年6月開放「自動化投資顧問業務」(Robo-Advisor),也就是外界俗稱的「機器人理財」;開放至今,已經超過兩年半時間。

何謂「機器人理財」?金管會證期局表示,這是透過網路線上互動,且「全無或極少」人工服務,而提供客戶投資組合建議之理財顧問服務;此屬於人工智慧的自動化投資技術,並非有一具實體的機器人,面對面幫客戶理財。

首先,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1月底為止,國內共有8家業者開辦這項業務,包括:王道銀、兆豐銀、復華投信、野村投信、群益投信、富蘭克林投顧、鉅亨投顧及先鋒投顧等,並較2018年12月底新增四家業者投入。

其次,在機器人理財之管理資產規模方面,2018年12月底為5.32億元,2019年6月底為6.07億元;而根據金管會最新公布的2020年1月底統計,機器人理財首度突破7億大關、為7.1億元,若較2018年12月底,則新增1.78億元。

不過,2017年開放「機器人理財」業務,當時受到各界熱烈討論與關注,不過,截至目前為止,整體資產規模僅7億元,似乎尚未受到國內投資人之青睞,進而呈現「好不叫座」情況?

對此,金管會證期局官員表示,首先,機器人理財是

創新科技業務,業者需要一段時間去研究開發系統,現在仍處於初期階段,有些業者是去年才加入開辦,此外,投資人也需要時間去熟悉,「我們仍看好這項創新服務在台灣發展」。

其次,相較於傳統金融機構的財富管理,屬於耗費人工、高成本的理財服務,因此,客群多以高淨資產的投資人;對一般小資族或年輕人來說,機器人理財不僅可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投資建議服務,而且,還能效地實現「普惠金融」的目標。

官員強調,若從國外研究報告指出,機器人理財的全球資產管理規模在2017年已超越2,000億美元,預估到2022年全球資產規模可達1.44兆美元,因此,未來仍具有非常大成長空間。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