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彭博專欄:中國已無反美經貿手段 最後一招恐開戰

2019/11/22 16:36

美中近期緊張氣氛加劇,今年恐無法簽下協議。(法新)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與中國持續在第1階段貿易協議上努力,然而本週美國國會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美國總統川普雖未決定是否簽署,但中國部會、媒體已經大肆反對,2國緊張氣氛加劇,今年恐無法簽下協議。彭博專欄作家史密斯(Noah Smith)則指出,中國已經沒有反擊美國的「彈藥」了,唯一有效的手段是真實的武器,也就是訴諸戰爭。

關稅?拒買?

史密斯表示,中國最明顯的報復方法就是停止購買美國商品。但是貿易戰期間中國祭出共計1350億美元的關稅,美國各州的對中出口幾乎都呈下降,農業、工業州打擊尤其嚴重。農場破產率今年上升24%,美國農業事務聯合會日前報告顯示,農民今年近40%收入來自保險或政府援助。

不管對農民或出口商而言,這都是一場經濟災難,然而損害已經造成,市場不太期待貿易戰結束後出口會恢復,因為中國找到其他供應商。即使是還在向中銷售的出口商,也必須意識到處境不穩,夠聰明的應開始找新客戶了。因此,中國在貿易方面上沒有威脅性。

拋美國債?

因中國是美國第2大債主(僅次日本),也是美國國債大買家,去年起便有分析人士提出中國可以靠拋售來動搖美國金融和經濟。不過史密斯認為,這種威脅是誇大的:美國根本不需要中國政府的現金。2015、2016年,中國經歷了資本大外逃,約有1兆美元流出中國,外匯儲備劇減,其中多為美國國債。若美國真得如此仰賴中國政府資金,那國債殖利率應該上升,但卻是下滑。

史密斯稱,如果當時拋售4分之1的美國債券也沒有明顯影響的話,現在影響可能也不大,反而中國會面臨更大危險,因沒有儲備緩衝,中國恐會發生典型的新興市場危機,即資本外流迫使貨幣急貶,從而破壞金融體系、經濟剎車。

禁稀土?

中國佔全球高達90%的稀土金屬生產和出口,「稀土戰」的可能一度討論熱烈,不過史密斯也說威脅不大,如中國在2010年切斷對日本稀土出口時,日本只是與1家澳洲公司合作,尋找新稀土供應,很快打破了中國的壟斷地位。美國也可以依法炮製。

最後1招

史密斯最後提醒,中國確實還有「其他武器」可用,也就是真正的武器、軍事行動。美國在貿易、人權、香港自治等方面對中國全面施壓,正是這種無情的經濟和外交壓力迫使日本突襲珍珠港,美國應引以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