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大名醫開講》王明鉅:要健保費不漲 唯有這招..

2019/09/23 07:20

相關影音

王明鉅認為,台灣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健保費續漲難以避免,但可以從預防醫學著手,來降緩保費漲幅。(記者胡志愷攝)

(王明鉅現為台大醫院麻醉部主任、台大醫學院麻醉科教授;曾任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竹東分院院長)

我想大家應該要有1個基本的認識,就是健保本身隨著台灣高齡化、年紀大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現在就超過14%了,預估應該在2025年、2026年就要超過20%了,進入超高齡社會,隨著高齡者越多,他的醫療支出一定會越多,因為生病會越多、倒下去的會越多嘛,健保的支出會愈來愈多這件事,我認為是無可避免的。

我們高齡人口的速度增加的太多。2015年,65歲以上的老人大概差不多有298萬人,15年後,就是在2030年,距離現在差不多只剩下10年,我們高齡人口將達到將近600萬,剛好是一倍,590多萬。如果這些老人,包含我在內,都跟我們的上一輩有同樣的生病比率,過去有一個數字,65歲的老人新發生中風、癌症、心臟病而倒下去的比率,大概為3.5%。所以如果老人的人數多了1倍,從298萬變成大概600萬,人數多1倍,就算倒下去比率完全一樣3.5%,那就是倒下去人數會多一倍。

2030年估計健保支出達1.1兆

所以要解決健保這個根本的問題,照健保署過去的估計,到2030年當高齡人口達到600萬時,我們健保費每年需要1兆1000億,現在大概每年約7000多億。所以呢,10年後會比現在每年多4000億,而且會一直多下去喔。那這就會對於年輕人來說,將會是多麼恐怖的負擔。而且繳的保費不但比現在7000億多,還要多4000億,那大家就完蛋了阿,這個重擔勢必很難承擔,我認為這才是健保最根本的問題。

65歲以上的老人,假設有3.5%都會倒下去,那是過去的數字是這樣。我們有沒有可能透過健康促進、疾病預防,好好地做預防醫學,好好的做慢性病的控制,把這個倒下去的速度下降,比率下降。如果不是3.5%倒下去,而是變成3%、或者變成2.8%、2.7%,甚至降到1.7%,那健保支出就不會有那麼大幅度的成長。

健全支出會愈來愈多,主要有二大原因,一是大家越來越老了,所以很多人生病、二是有新科技的藥物,比方說以前C型肝炎沒有藥,可是現在C肝有特效藥可以完全治好啊,可是很貴阿,一個人要25萬元,但這個就是新的科技帶來好的品質,現在健保增加對C肝特效藥的給付,就是你的健保費會加,因為以前不用為了C肝多付25萬,健保嘉惠全民治好了國民的C肝。所以該不該做,當然該做,有1個藥可以把這些病給治好,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健保給付C肝新藥嘉惠國民

可是我們現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健保事實上是醫療保險,生病開始給錢。負責國民健康的國民健康署一年預算只有20億,加上菸捐給它的錢才60億,可是我們健保現在是7000億,所以顧健康的錢很少,看病得錢很多。那你顧健康的錢越少,大家都不做,包括我們現在所有的基層醫院、基層醫生大家顧健康沒錢。注意血壓、注意血糖、藥要吃耶、血糖要顧喔,盯著你,這個不容易阿,這要天天做,這不容易,所以要有個管理師、要有人盯著你,要注意看,可是這個做來做去,1年可能只賺2000-3000塊,賺沒有多少錢。我看病,1天可能就賺好幾千阿,那我當然努力看病阿,因為看病有健保給付,但顧健康沒錢可賺,這是我們誘因制度的問題。

我所謂的顧健康就是預防醫學,健康時候健康促進,比方體重控制就是健康促進,那你真的有了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這個眼壓高,就是要吃藥阿,要控制血糖。不能夠有糖尿病了,還繼續大吃大喝,不能夠肺部功能已經不好了,還繼續抽菸,對不對?

預防醫學可有效降低未來健保支出

今天假設有1個護理師,照三餐打電話給你,「ㄟ~大哥,你不能這樣抽菸啦!」你也會很煩,那如果在加上一些誘因,就說你若不抽菸,我們抽血或做一些檢查,發現你真的不抽菸,就送你2包米,也不錯,有米可以加減拿。這個其實是改變行為啦,一方面要有人願意努力做,一方面要有一些誘因,甚至於最後,可能要一些棍子。

我舉1個例子來說,流感疫苗,其實大家都不打。以前在3、4年以前大家都不打,我們全國施打率可能只有13%,為什麼?因為打疫苗很麻煩,晚上要去醫師那邊掛個號,然後打針,如果我是青壯年的話,打一針還要自己自費600元或1000元,還要浪費自己晚上的時間去打疫苗,所以他就不打,只有公費的打,公費免錢,強迫打,所以就去打一下。可是你疫苗不打的結果,就是大家就會發生流感大流行,然後人滿為患,急診室爆炸,然後一堆人重症,青年就倒下去、壯年就倒下去死掉阿。所以流感疫苗要不要打,要打!可是你光是說要打要打,這是沒有辦法的。我開玩笑的說,全國打流感疫苗600萬人,只要去打留下1個紀錄,然後政府來抽獎,第1獎台北信義區豪宅1棟3000萬,然後2獎Gogoro機車10部、3獎notebook 50部等,那民眾就會去打了,.政府施政就是要設誘因,人民才會響應。

我主張要強化預防醫學做對,做法就是要把資源投在前面。我們之前把資源投在健康不生病,生只生小病,小病不變大的部分太少了,政府現在都把資源投在大病不致命。比方說,你血糖控制就是1個最明顯的例子,已經有這個病的人,你要控制血糖、要控制血壓一定要做好,做好我就有誘因,或是我讓醫護人員有錢幫你做,然後你也努力做,那做的好我有給你一點點鼓勵,那大家至少會比現在好。大家都好一點點,比如倒下去的比率從3.5%掉到3%,那就差很多了,整個國家健保所省下來的錢就很多了,但這個要花10年的功夫。我想這是觀念的問題啦。

(記錄、攝影/記者胡志愷、吳滋雅  總策畫/記者歐祥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