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美食外送平台斷炊 分析師怎麼看...

2019/08/16 17:30

不敵國際平台豐沛資源搶市占,新加坡商〈honestbee〉、本土平台〈吃飽沒〉今年先後退出美食外送市場。(記者陳炳宏攝)

〔記者陳炳宏/台北報導〕2個月內連續兩家美食外送平台斷炊,而國際美食外送平台,卻仍祭出免運費或基本運費不到30元促銷,商機到底在哪裡?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分析指出,美食外送平台,看的是「外食+外送」的市場,以MIC網路調查來看,9成網友每天至少一餐是外食,3餐外食比例甚至超過3成,整體來看市場還有3成成長空間,不過就跟傳統電商一樣,要夠大才活得下去。

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說,該調查中,78%網友使用過外送服務,其中9成是電話訂購,64.4%是透過網路,若以網路訂餐替代電話訂餐角度分析,網路訂餐外送還有近3成成長空間,若以「外食+外送」的服務來看,台灣的市場更大,過去大家都習慣電話訂便當、訂飲料,而網路訂餐飲的消費模式才剛開始,所以各平台應該都希望透過各種促銷、廣告等模式,刺激消費、擴大市場規模。

MIC分析,消費者選擇美食外送有三大原因,第一名是「不用外出」,第二名是「節省時間」、第三名才是「運費的折扣優惠」,張筱祺認為,其實原因前兩名代表消費者真的有這樣的需求,剛好美食外送平台提供了這樣的服務,實際上優惠折扣並不是吸引消費者的主因。

張筱祺分析,美食外送平台發展歷史,一定是從都會區開始,台灣來看,一定從雙北開始,然後再往中南部城市發展,至於已有平台擴展到苗栗、嘉義等非主流城市,張筱祺認為,可能是在做市場前測,刺探實際需求,真的要獲利還是得靠都會區的市場。

就跟經營其他電商市場一樣,競爭激烈情況下,能找到獲利模式的電商才能站穩腳步活下來,目前台灣存活的,就是網家、MOMO、蝦皮等大咖,張筱祺認為,美食外送平台也應該會朝這個態勢去發展,把規模、市占做出來,才有機會存活。

張筱祺指出,長期來看,美食外送平台,一方面向消費者收取運費,一方面跟餐廳收取服務費,如果以「外食+外送」市場,其實是有發展潛力的,但平台經濟原本就需要時間去教育市場,才能達到經濟規模,資源不夠的就自然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