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發展AI促進產業轉型 工研院提3點建議

2019/06/10 15:00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右二)建議,政府應加速AI政策法規建置、優化投資環境、爭取國際優秀人才,讓台灣成為AI產業重鎮。(工研院提供)

〔記者吳佳穎/台北報導〕人工智慧(AI)被視為是驅動產業轉型的關鍵技術;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認為,台灣有堅實的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基礎,是發展AI產業的一大利基,並提出3點建議,指政府應加速AI政策法規建置、優化投資環境、爭取國際優秀人才,讓台灣成為AI產業重鎮。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今(10)日舉辦「2019 國際產業前瞻研討會」,以「應用AI釋放數據價值 再創產業成長動能」為題,邀請美國史丹福大學工程學院教授Chuck Easley、矽谷大數據分析公司End-to-End Analytics共同創辦人Allan Gray、研華科技技術長楊瑞祥等多位專家與會。

蘇孟宗表示,在全球科技發展趨勢上,AI已成為各國發展「軟實力」的關鍵技術,包括美、日、英、中等國家都已訂出AI 發展戰略。對台灣而言,許多AI創新驅動產業,包含,與數位經濟相關的大數據分析、AR/VR、自駕車、機器人等應用,都需要更先進半導體技術支撐,而台灣在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擁有堅實基礎,科技實力在全球舉足輕重,因此建議政府加速AI政策法規建置、優化投資環境並爭取國際優秀人才,讓台灣成為AI產業重鎮。

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闕志克則指出,邊緣運算將是未來AI科技產業重要趨勢之一。基於人工智慧的大量資料分析,和低延遲的需求,即將到來的5G通訊時代可望實現聯網車輛、AR/VR和無人機的大量應用,雲端運算已經無法因應大量影像擷取、運算和反應的需求,而更接近數據端的元件上(on-device)或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影像隱私權也成為重要議題。

根據IDC估計,2022年全球邊緣運算市場將成長至121億美元,包括智慧車輛、智慧監控、智慧醫院、下世代零售與製造將是重要應用領域;目前工研院致力開發「深度神經網路」(deep neural networks,DNN)演算法,同時與國內產業如技嘉科技合作,期待帶動AI產業化,提升國內資通訊硬體產業附加價值,台灣軟體產業與相關服務業成長。

工研院自2004年和史丹福大學建立交流合作平台,在此合作基礎上,每年進行雙邊的互訪和舉辦研討會活動,以促進台灣與矽谷間的產官學研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