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債券違約恐續創紀錄 彭博:中企今年前4個月債務違約速度成長3倍!

2019/05/08 15:04

《彭博》報導,今年前4個月中企的國內違約約為去年同期的3.4倍。(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去年雖打擊影子銀行、推行去槓桿化等措施,但在經濟放緩下,又開始呼籲銀行向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提供信貸。但資金擠壓下,中企去年掀起債務違約潮,今年速度甚至更快。據《彭博》彙編的數據,今年前4個月中企的國內違約為392億元人民幣,約為去年同期的3.4倍,若中國沒有改變,今年將再創新高。

《彭博》指出,2016年的違約情況是因為當局削減過剩的工業產能,但2017年底開始至今的違約潮是民營企業融資的根本問題。分析師指出,銀行不願意向較弱的中小型公司提供貸款,當局收緊監管又使影子銀行逐漸消失,最終這些公司爆發違約。

《彭博》也整理出今年迄今違約最多的5家公司:

中國新光控股(Neoglory Holdings):70億元人民幣(違約債券本金,下同)

該集團涵蓋飾品、高階製造業、地產、互聯網、金融、投資等行業,創辦人周曉光也曾是浙江女首富。但新光控股陷入財務困難時未獲地方和國家援助,據4月29日在上海清算所提交的聲明,該集團及3家子公司現已進入破產重組過程,今年則違約70億元人民幣。

中國民生投資集團:68.83億元人民幣(含子公司境外美元債)

中民投號稱「中國版摩根士丹利」,但其子公司2支境外債券觸發交叉違約後,中民投上個月錯過了國內債券,雖幾日內補發狀況良好,但也顯示資金流侷促。知情人士2月時透露,今年到期的有息債務共894億人民幣,發行人曾召開債權人會議,希望金融機構給公司2年緩衝期。

山東勝通集團:46.5億元人民幣

山東省先前便爆出該地民企因為交叉擔保過度,違約極易造成體系崩潰,勝通集團便是今年跨台的最新受害者之一。據文件顯示,至2018年6月,勝通集團已經提供了價值860億元人民幣的交叉債務擔保,相當該期間淨資產的35%。

國購集團:44.5億元人民幣

該集團為安徽省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去年底總負債高達354億人民幣,資產負債率為81%,當年虧損額接近24億人民幣。今年2月違約的原因同樣是現金流短缺、融資困難等等,無法按時償還本金及利息。而投資人因憂慮該集團財務處境,有要求提早償還債券的情況出現,反過來又再限縮財務狀況。

中信國安集團:30億元人民幣

該集團主要業務為信息產業、釀酒、旅遊及度假村、房地產,雖然與國營的中國中信集團關係密切,但引入民營資本後支持力有限。中信國安大肆投資房地產使其流動性緊縮,截至去年9月底,累計負債超過1780億人民幣、至少有150億未償還的境內債券,上個月則拖欠了30億人民幣的境內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