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科技與創新》屏東女孩 把台灣印象送進紐約地鐵

2019/03/22 08:00

美國夢界實驗設計工作室創意總監 江孟芝

屏東女孩江孟芝紐約逐夢,屢屢在國際大型設計賽事中得獎,日前她與交通部觀光局駐紐約辦事處合作,在紐約地鐵於往返時報廣場與中央車站的S線打造台灣觀光彩繪列車,成功將台灣推上國際舞台。她特別分享此一難得經驗,提供設計師向公部門的提案心法與設計思考。

從事研發或設計的人,都需要跟業主接觸與提案,提案時,「列出問題」是設計前很重要的能力。在確定接到觀光局的案子時,我先做足所有的功課,準備了一份前端設計策略的研究報告,舉出壞的示範與好的案例,讓彼此都有共識往共同的目標前進。

運用創意更吸睛

在報告中,我分析過往公部門廣告有兩大易犯錯誤:一是資訊過多且混亂,主題不明顯;二是不具廣告創意的核心價值。無聊無趣的廣告,很容易會讓民眾反感,把所有名勝古蹟、地方特產跟活動訊息通通放在一起,不僅視覺上雜亂無章,也無法產生任何效益,應該引以為戒。

那什麼才是好的車廂包覆廣告?地鐵上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本身就容易造成視覺的雜亂,加上移動率很高,人們來來去去,在車廂內停留時間不長,如果廣告複雜、文案落落長,無法吸引目光,所以重點是如何在很短時間內達到最強烈的效果。

台灣人最熟悉的捷運車廂包覆廣告中,最有名的就是2017年世大運游泳池賽道設計。圖上沒有文字與Slogan,甚至沒有世大運的Logo,卻造成轟動,為什麼?因為有創意,根本不用說明,就會感覺新鮮有趣;同理,美國廣播公司(ABC)為了宣傳新的家庭喜劇影集《胖妞羅珊》(Roseanne),把紐約地鐵S線整節車廂變成是劇中客廳場景──沒有任何解說,但只要坐過車,一定會好奇地立刻想要去查查影集在演什麼。

我準備了前述好例子與沒這麼好的例子,與承辦人員溝通方向,對方也了解目前美國地鐵廣告的操作手法,認同這次觀光列車的設計思路,我便開始著手續的設計。

台灣紅成為主視覺印象

為了一致性,我提議以顏色統一的方式把各個文化意涵連接起來,於是提出3種顏色,分別是代表在地文化的「台灣紅」,有山水意象的「台灣青」,與有豐盛象徵的「台灣金」。要注意的是,提案時設計師不能以「我覺得這個顏色好看」為理由,必須找到這個顏色所代表的意義,「台灣紅」在台灣文化中十分常見,像是紅蛋、壽桃,紅龜粿等,有喜慶與吉祥之意;而西方審美觀中,這個顏色代表愛、友善、大方,視覺上更是亮麗吸睛,因此最後決定以「台灣紅」、「台灣青」為主輔色調,「台灣金」則因與車廂燈光色彩相近而放棄。

經過很多調查研究與設計嘗試,我採用原住民藝術家優席夫的笑臉畫作,傳達台灣人友善好客的熱情生命力;背景以台灣青的高山稜線,綿延貫穿整列列車,並搭配原住民圖騰中象徵祖靈眼睛的菱形圖案,代表永恆的守護。

車廂內以客家花布為主視覺,色彩絢麗迷幻,不僅適合供大家拍照宣傳,也悄悄地傳達台灣花布的美麗精神;並選用台灣重要傳統工藝「藤編」技術,將車廂座椅打造成古早藤椅,還特別在藤椅上放著列印的宜蘭三星蔥,做出椅子上放置物品的趣味視覺效果。
從文化、顏色、創意、文案,各環節都經過與承辦部門不斷溝通,反覆斟酌與調整,列車上路時,果然吸引紐約通勤族和造訪當地的觀光客,表達想去台灣觀光體驗的意願。證明好的行銷策略,不是強行干擾觀眾的視覺感受,而是以不著痕跡的方式進入觀眾腦海,對觀眾進行「洗腦」並達到廣告效果。

(本文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充滿台灣味的車廂設計,成功吸引紐約地鐵乘客的目光,表達想去台灣觀光體驗的意願。(江孟芝總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