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粵港澳大灣區」成下一個矽谷?恐因這個失敗...

2019/02/19 16:49

國務院18日晚間公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擬將3個城市串連、匯集資源和推動創新的政策,打造匹敵矽谷的科技中心。圖為香港市景。(歐新)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不斷致力於自行發展各項產業,減少依賴進口技術的,如「中國製造2025」便囊括機器人、航太、新材料、電動車等產業政策。而國務院18日晚間公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擬將3個城市串連、匯集資源和推動創新的政策,打造匹敵矽谷的科技中心。然而《南華早報》指出,大灣區的研發人才、創新能力不足,可能影響該計劃的發展。

知名事務所KPMG安侯建業去年調查750位科技公司領導,最有可能成為「下1個矽谷」的城市為上海、東京、倫敦、紐約、北京和新加坡則「前景看好」,但深圳和香港沒有進入前10名。

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表示,「大灣區」概念旨在消除3個城市之間政策、融資、物流、人才等障礙。「大灣區目標是1個整合價值鏈,未來,香港的研究成果將由深圳公司製作成原型,然後再運回香港設計。東莞的工廠則負責生產、運往海外。」

然而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副教授歐陽良宜指出,中國的大多數技術創新都是「應用創新」,仍然依賴外國供應商的晶片等,中國成為科技大國的野心得奠基在基礎研發上。而基礎技術研發需要大環境改變,而不僅僅是大灣區就能自強。

分析師指出,該地區高科技研發人才、創新能力的短缺是個障礙,雖然香港有世界前100名的大學,但只有少數理工大學,多數頂尖的中國理工學校位於東部、北部省份。中國智庫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CDI)劉姓主管(Liu Guohong)表示:「大灣區計劃發展可能受此影響。粵、港、澳3地的科學論文總數才與上海相當、或僅有北京的一半,南北差距很大。」不過劉表示,長期來看美中貿易摩擦也可能促使中國企業加速從「應用創新」轉型到「原始創新」。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