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鴻海營收成長、獲利衰退 《彭博》:關鍵在原料價格

2018/08/14 15:20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鴻海昨(13)日公佈Q2財報,營收成長但淨利潤卻衰退。《彭博》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分析,這與DRAM、處理器、被動元件價格攀升,侵蝕鴻海獲利有關,並說「整個電子供應鏈都在講述類似的高成本故事」。

鴻海昨(13)日公佈Q2財報,營收創歷年同期新高,達1.7947兆元,同比成長17.3%,與鴻海同期大客戶「蘋果」17.3%的營收成長一致;但淨利卻只有174.9億元,創5年來低點。

蘋果17.3%的成長率主要是由平均售價上漲拉抬,但iPhone實際出貨量成長不到1%;且高單價手機也意味著高成本,導致蘋果毛利率略為下降。

高燦鳴分析,富士康商業模式中,包含採購DRAM、處理器、被動元件等業務,上述原料價格上漲,侵蝕鴻海利潤,造成鴻海毛利率下降117個基點,創6年來低點。

同樣情形也出現在上週公佈財報的和碩身上,和碩雖然營收成長13%,但毛利率卻下降1.4%。

高燦鳴舉台灣被動元件大廠「國巨」為例,受惠於被動元件缺貨,大幅提高國巨議價能力。過去1年國巨營收成長150%,除了銷售量增加,價格提升也是主要原因。國巨2017年Q4毛利率飆到43.7%,創台灣被動元件史上紀錄。

高燦鳴說,整個電子供應鏈都在講述類似高成本故事。

三星7月公佈財報,手機等部門成長疲軟,使晶片成為三星主要獲利來源。高燦鳴引述《DRAMeXchange》數據,全球三大DRAM供應商,三星、SK海力士、美光,期間獲利成長超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