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中資海外併購潮漸緩 支出同比降80%

2018/08/03 23:07

出於美中貿易戰影響,中國企業連串的海外併購行動漸顯趨緩,併購金額也大幅下降。(美聯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出於美中貿易戰影響,中國企業連串的海外併購行動漸顯趨緩,併購金額也大幅下降。

《路透》今(3)報導,中國企業近期的海外併購潮已因美中貿易戰而漸緩,且交易規模也隨之降低,並將收購目標從美國轉向歐洲、亞洲或南美洲。

《路透》指出,近期的中國海外併購案例,如天齊鋰業企圖以40.66億美元(約新台幣1247億元)收購全球第2大鋰生產商、智利鋰商「Sociedad Quimica y Minera de Chile」23.77%的股權;紫光集團計劃以22億歐元(約新台幣792億元),收購法國智慧型晶片元件製造商Linxens,和中企在日本、紐西蘭、盧森堡等國的小型收購。

國際「普衡律師事務所」(Paul Hastings)合夥人James Ma指出,儘管中國併購活動有加速情況,但很難恢復以往規模,因為當前購買美國資產的難度提高,同時其他國家增強了對中併購審查,使收購行動不止過程複雜,成本也隨之增加。而據湯森路透數據,中國今年前半年花了16億美元(約新台幣490億元)收購美國資產,和去年同比下降近80%,相對的,中國收購歐洲資產的支出則增加39%,達451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元)。

除了貿易戰,中國當局在去年管制投機性投資並穩定人民幣匯價後,2017年的海外併購活動,從2016年創紀錄的2180億美元(約新台幣6.6兆元),大跌1/3至1400億美元(約新台幣4.2兆元),減少了中國如安邦保險、大連萬大、復星集團、海航集團等中企的收購行動。

而儘管中國上半年因吉利控股收購瑞典卡車生產商沃爾沃集團8.2%股權的交易,使併購貸款達37.5億美元(約新台幣1150億元),但因地緣政治及監管風險增加,恐使中國各併購計劃告吹。

一中資銀行貸款人員指出,中國對外投資在最近幾個月表現謹慎,而全球經濟的挑戰、中美貿易戰,加上中國政府的去槓桿行動,都使中國企業未做出大動作併購行動。但也有中國高階銀行員表示,近日人民幣貶值的趨勢,只會讓中企繼續尋求海外併購機會,以分散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