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勞資悲歌!華隆案糾纏十年 員工最傷

2014/10/16 15:52

華隆紡織爆發勞資爭議,直到現在員工還拿不到應有的退休金及資遣費,導致員工紛紛走上街頭、發起抗爭。(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1967年成立的華隆紡織,過去10年因財務、產業興替等問題陸續減薪、關廠,留下來共體時艱的員工,原以為公司營運狀況將有所改善,但沒想到卻變本加厲,直到現在還拿不到應有的退休金及資遣費,讓員工只好發起抗爭,如今,儘管員工可拿回部分薪資,還是難消員工怒氣。

華隆由興轉敗 養成欠薪惡習

華隆在60年代事業有成,企業跨足水泥、紡織、電線電纜等領域,其中,紡織更是當年的重量級事業,但從90年代起,隨著東南亞國家的紡織業興起,引發產品削價競爭,於是紡織業者在無法負擔勞工與原料成本之下,紛紛面臨營運危機。

華隆紡織也因應環境趨勢,開始實施薪水凍漲、取消年終獎金等措施,但沒想到,當時華隆集團高層還爆發一連串弊案,使得公司營運每下愈況,2001年起,便陸續開始積欠員工薪水、實施減薪機制、放無薪假,養成了積欠員工薪水、退休金及資遣費的惡習。

只是10年前的員工敢怒不敢言,雖然有發起抗爭,但卻未達到效果,直到2012年,員工為捍衛自身權益才有大規模的抗爭活動,進而引起社會及政府的關注。

而近期,這樁案件也終於出現曙光,為解決爭議10多年來的華隆紡織惡意關廠欠薪案,勞動部長陳雄文出面與華隆債權銀行協調,目前18家銀行同意捐贈20%的華隆大園廠法拍所得,以補償給1,058名遭拖欠退休金與資遣費的華隆員工。

「拿回棺材本」 員工不領情

昨日勞動部宣布,協調華隆債權銀行分配債權,18家銀行將捐贈華隆大園廠法拍所得21億元的20%,補償金可達4.26億元;然而,華隆員工卻不領情,華隆員工自救會認為,法拍所得應優先全額補償自救會員工。

若銀行不捐贈,華隆自救會原先只能分到大園廠拍賣所得0.029%,約200萬元,每位員工僅能分配到2300元;若獲銀行捐4.26億元,每人平均可分40萬元。

事實上,華隆員工為捍衛權益,有336名員工自組自救會,自救會長李翠明指出,這幾年來自救會成員淋雨夜宿、爭取權益,雖不反對將補償金分給其他前華隆員工,但她認為,自救會應優先清償。

破產企業債務清償順序 員工排在政府後

另一方面,他們也認為,企業破產債務清償條例未能保護員工。根據我國法規,普通債權人(包括勞工、關係企業)的清償順位排在政府稅金、抵押債權人之後,因此認為這次法拍所得應該要優先全額清償給員工,不應只有補償半數。

此外,李翠明也進一步表示,華隆大園廠2008年拍賣後,款項都沒有分配,許多自救會成員年事已高,甚至有人病死,無法等到其他廠房法拍後再進行補償,因此要求華隆自救會336位成員的3億債權要100%分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