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隨著台美「對等關稅」談判掀牌進入倒數,台灣科技業更擔心的是影響更巨大的「232條款調查」。根據投顧最新報告,到今年上半年,台灣對美國出口商品中,高達74.8%的商品金額還被納入「豁免清單」,暫時享有「零關稅」待遇,其中高達75.3%是電腦及周邊裝置(HS 8471)相關產品;也就是「對等關稅影響可控」、但「232調查衝擊難測」,將是影響下半年台股走勢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今年4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啟動「解放日」對等關稅政策,台灣因被課徵高達32%的對等關稅,一度重挫台股,主因是投資人擔憂半導體、資通訊設備等對美重要出口產品將遭受重擊,但這波恐慌並未持續太久,隨後因川普宣布對關稅推遲90日,期間僅課徵10%基礎關稅,且公布了「豁免清單」、改納入232調查。
元大投顧統計,到2025年上半年,台灣對美國出口商品中,高達74.8%金額被納入豁免清單,暫時享有「零關稅」待遇,其中電腦及周邊裝置(HS 8471)佔比高達75.3%,其他包括電腦零組件、積體電路、手機等通訊器具、儲存媒體、醫藥製劑等也佔有較高比重。
元大投顧分析,就算美方如期對台灣課徵高達32%對等關稅,市場反應也不會像4月初那樣劇烈,主因是對等關稅對台灣的影響僅限於「不到三成」的非豁免商品,這些多為傳統製造、部分機械與民生品,對台灣科技與金融業的實質影響有限,且在關稅暫緩期間,北美企業已拉高庫存水位,降低了潛在衝擊的程度。
但元大投顧也警告,風險並未完全解除,因美國正依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進行多項調查,這些調查目的在判定特定進口產品是否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一旦認定構成威脅,川普有權採取調整措施,包括提高關稅、設定配額或採取其他非貿易措施。
正在進行232條款調查的產品包括半導體、藥品、重型卡車與關鍵礦產等;依目前已結束調查的鋼鐵、鋁、汽車及零組件、銅等產品,皆被課徵25%至50%不等的關稅,透露台灣未來仍可能面臨新一波的高額關稅壓力,尤其半導體作為台灣的支柱產業,其調查結果才是台灣真正需要聚焦的關鍵。
台灣輸美商品豁免項目 |
電腦及周邊裝置(HS 8471)此類產品佔豁免品項的75.3%。包括自動資料處理設備的其他單元(如顯示卡、伺服器零組件等)佔47.6%(HS 847180);伺服器整機佔25.9%(HS 847150);筆電佔1.2%(HS 847130)。 |
電腦零組件(HS 8473)佔豁免品項的8.2%。 |
積體電路(HS 8542)佔豁免品項的6.8%。 |
手機等通訊器具(HS 8517)佔豁免品項的4.1%。 |
儲存媒體(HS 8523)佔豁免品項的1.7%。 |
醫藥製劑(HS 3004)佔豁免品項的0.7%。 |
資料來源︰元大投顧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