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首長早餐會》黃天牧:保險業投資受嚴格管理 民眾可安心

2020/04/21 08:14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黃天牧。(記者胡志愷攝)

(黃天牧為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

國內保險業整體的資產規模超過30兆,目前保險業資金運用投資情形,截至109年2月底止,保險業投資國內股票金額為1兆6,254億元(占可運用資金5.97%)、整體國外投資金額為17兆8,978億元(占可運用資金65.78%),其中主要為國外固定收益債券。由於投資標的屬性不同,台股的波動對保險業淨值影響程度會比較大。

我們看台股在武漢肺炎疫情衝擊下,最低點應該是3月19號,大盤指數約是8600多點,到近日已反彈到10600點上下,以最低點來看,已又回升超過2成左右,這段期間,我想對保險業整體淨值是有波動的,不過保險業目前投資國內股市大概佔它的資金比例約為6成左右,台股反彈,其實對保險公司淨值的影響,應該是可以被管理的。

保險公司投資股市 風險被嚴格管理

金管會保險局有一套資本係數的計算方式,它到了6月底或12月底,會看當時的這個指數的高低,如果在高點的時候,這個資本係數係數會高一點,如果是低點的話,係數會低一點,所以會有一個平穩的功能,保險業它是一個長期經營的產業,股市波動是難免的,但是因為有這些管理機制,其實是這方面的影響是可以被管理的。

(編按:金管會訂有RBC股票逆景氣循環措施:我國保險業自108年上半年度起納入「股票逆景氣循環措施」計算股票風險資本,依加權股價報酬指數變動程度,自動調整股票風險係數(基礎係數為21.65%,加計調整項之0.85後,股票風險係數介於13.15%至30.15%之間)。該措施於景氣反轉時將減少風險資本計提,有助平穩保險業資本需求,降低股票市場波動對保險業資產配置影響,以維護金融市場之安定性。以108年底適用之股票風險係數為例,國內上市股票為27.30%(基礎係數為21.65%),如果以109年3月18日收盤計算,國內上市股票風險係數已降至14.62%,已大幅降低保險業投資國內股票所需計提之風險資本。)

保險公司國外投資部分,這17兆多的國外投資部位,絕大部分是固定收益型的商品,股票型大概佔2%左右不到,金管會在國外投資的規範上,老早就規定,至少要投資BBB以上的這個商品,所以BBB的商品在這次的武漢肺炎疫情造成的金融市場波動中,多多少少有受到影響,可是相較於非投資級的商品,基本上它的品質就相對比較好。

17兆國外投資部位絕大多數是投資級商品

美國的聯邦準備銀行要求貝萊德公司去進行購債計畫,這購債計畫除了資產,所謂的這個證券化商品之外,還可買公司債,還有一些ETF債券,歐洲的央行也在有1個7500億歐元的購債計畫,這些購債計畫,我想會給市場帶來更多的流動性,換言之它的波動,或它的這個信用的起伏波動,應該就不會太劇烈。

我觀察整體金融市場,這一波的疫情,當然對全球股市的衝擊是非常的深遠,可是因為各國都不約而同,採取非常強有力的紓困跟振興措施,所以國內外金融市場,都漸漸平穩下來,對於以資產管理為主業的保險業來講,這樣一個資產品質的變動,我認為對保險業的影響應該是可以被控制的,衝擊應該不至於太大。

這麼多年來,整個保險業在風險管理的機制上不斷的被強化,面對這些市場波動,作為一個管理眾人風險的保險業,它應該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第一波的風險,至於說未來風險的波動度如何?我想保險業應該先去用它自己的力量,去承擔這些風險,少數保險公司,如果確實在監理的法規比例上有些不符的,還有8個月的時間可以去做調整,這部分保險局也會密切注意這些公司的情況,採取一些輔導的措施。

(編按:現行保險公司淨值比規定,係連續二期(半年報、年報)淨值比率低於3%屬資本不足,查108年12月底無保險公司淨值比低於3%,若因國際情勢持續致109年6月淨值比低於3%且未調整改善,最快符合前揭連續二期規定時限為公告109年年報(即110年3月),故目前保險業者仍有足夠時間調整改善。)

要求保險公司官網開專區反應租金調降情況

最近針對武漢肺炎疫情,金管會主動調降了壽險業承租戶的資本報酬比,為使政策能夠落實嘉惠到租戶身上,金管會己在四月中旬,要求每個保險業在官網上設立一個因應疫情的專區,我們會要求保險公司,把它根據保險局最近4月10號發佈的命令,各公司自己去評估各受疫情的承租戶,適度的調降租金,再專案報保險局來做審核,各保險公司調降的結果,必須在網路上公告,過程完全透明,讓社會大眾知道。

黃天牧認為,武漢肺炎疫情對保險業衝擊不大,而金管會主動發佈了如調降了壽險業承租戶的資本報酬比等因應措施,必要時保險局也會介入輔導。(記者胡志愷攝)

保險業的收益有3個利源,死差、利差跟費差,前幾年大家都在銀行通路拚儲蓄型商品,保險公司有的時候給的佣金比較高,這就有費差損,針對這種情形,金管會在2年前就已經宣示,不可以有費差損,沒有費差損之後,有規模的公司就會有收益。

利差部分,隨著國外或是國內的降息,固定收益的商品報酬率會降低;死差部分其實是最穩健的,它不受到外在環境的,比較不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但如果我們保障型商品多賣點的話,死差益部分就會增加。

(編按:死差:比如保險公司設計某款壽險產品的時候預期每1000人中有10人死亡(所謂的預定發生率),但是最後只有7人死亡,那麼少發生的3個人死亡帶來的死亡成本減少就是死差益,反之就是死差損。)

保險業的這個3個利源分析來講,其實死差對於保險業的貢獻還是蠻大的,所以這部分我們推動這個保障型商品,有一個目的其實也是希望,能夠帶來更多的死差益。

就整個保險業的體質來講,從2000年初開始,我們進入低利率環境,到現在大家關心的所謂的利差損的問題,就是投資收益跟他的責任準備金利率之間的差距,因為保險業這麼多年來的努力,大部分這個差距是越來越小,很多公司目前這方面也都做得很不錯,所以我個人覺得商品結構的改革,是會間接會改變保險公司的體質,對保險的清償能力是有幫助的。

(攝影剪輯、整理/記者 胡志愷.劉彥辰     策畫.訪談/記者歐祥義)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熱門影音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