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書劍集》維持現狀的偏見

2017/10/11 06:0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加哥大學教授塞勒(Richard H. Thaler)。(美聯社)

◎歐陽書劍

有限認知、有限理性、有限意志,以及有限的自我控制能力,在一般人的日常行為中都能發現,剛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芝加哥大學教授塞勒(Richard H. Thaler)用理論與實證探究人類行為不依理性決策的現象,其中也提供了拒絕改變的不理性藉口。

基於個人效用多寡的理性決策,是建構經濟學效用理論的基礎,但在現實環境中,個人決策有時卻偏離理性的預期。塞勒是第一個將心理學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應用於經濟議題的經濟學家,並以此探討了人類非理性行為的各種原因與現象;既挑戰以理性為基礎的效用理論,也充裕當時經濟學的非主流領域。

展望理論主要包括幾個重要元素,一是個人效用是相對於某個參考點的損失或收益,也就是各人心中都有一把尺,衡量的是與預期的差距;二是損失趨避,相對於同樣大小的收益,一般人對損失較為有感;三是對損益敏感度遞減的特性,當數量愈大,絕對數值的變動,較不會對個人產生影響;四是個人對結果會有主觀看法,且通常會高估了低可能性、卻低估了高可能性事件的發生。

塞勒從「展望理論」出發,以有限理性探討個人行為與決策的關係。在他一九八○年有關消費選擇的實證理論研究中,提出幾種情況,其中之一是若已暴露在致命的環境中,得病且在一星期內無痛死亡的機率是千分之一,願花多少錢治療?相對的題目為:若研究需要自願者,要收多少錢才願意暴露在該種環境中?

雖然死亡的機率都是千分之一,塞勒收到回覆的答案卻有很大差異,譬如前者二百美元,後者要一萬美元,「獲得健康」與「賣掉健康」對個人來說,顯然代表不同的涵義,他也發現一個人願意購買某種商品或服務的價格,也遠低於出售同樣商品或服務的價格。塞勒延續展望理論說明,如果放棄某物品代表損失,則損失趨避的個人,會給予自己擁有的該項物品更高的評價,這就是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

因為有稟賦效應的存在,損失趨避的個人對損失較為看重,在衡量改變的結果時,分配給損失的權重會比收益高,因此即使損失的大小及發生機率低於收益,可能依然不想改變,有較強的動機維持現狀,這就是「維持現狀的偏見」(Status-quo bias)。

塞勒的理論解釋了人性的非理性部分,其中還包括缺乏自制力,想戒菸卻戒不了、想存錢防老卻總是少存了一些,自我控制力不足,因此也延伸出政策意涵,即可透過政府來推一把,誘使大眾以個人長期的效用做決策,像退休金提撥方式的改變等。

塞勒的理論受到各國政府歡迎,全球一百三十幾個國家,包括台灣在內都有類似做法,但政府的介入卻是自由派學者的禁忌,不少學者質疑若政府跨越紅線,善意可能演變成操弄人民意志與生活的政策。塞勒特別解說政府誘導民眾行為的政策,是使他們更好,且由選擇的人自我判斷,可以自由加入,也能隨時退出。

其實政府介入大眾生活的政策所在多有,法規命令中,值得檢討的更多,更讓人眼睛一亮的應該是「維持現狀的偏見」,在衡量損失與收益時,如果連預期會有更好的結果都不敢改變,那也只能守在沒有出路的陷阱中。

個人的維持現狀可能是非理性決策的結果,可是,缺乏誘因或利益的改變,也不一定就符合理性的預期;至於集體維持現狀的動機與決策,當然就又不同於個人維持現狀的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