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財經

上緯董座:離岸風電 魔鬼藏在細節裡

2017/07/14 06:00

為了搭蓋這座氣象觀測塔,蔡朝陽花了4個月,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土法煉鋼蓋好。(記者張慧雯攝)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這一路走來,我從未懷疑政府支持風電產業的決心,但仍要說一句,魔鬼藏在細節裡。」上緯投控(3708)董事長蔡朝陽昨嚴肅地說,「沒有專業港口、沒有工程船、也沒有人才,未來要怎麼裝更多的離岸風機?如何把風電產業帶來的商機與技術留下來?期待政府能多盯點細節。」

盼政府能多盯點細節

苗栗竹南外海,兩支斥資40億元的示範離岸風力發電機正在轉動,接下來上緯還有30支風機要裝,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從無到有的這條路,初期甚為艱辛,蔡朝陽說,接下來期待政府不是只有開放和支持,相關的專業港口、工程船、人才等產業供應鏈都要扶植與發展。

他解釋,一座離岸風力發電機,光是一個葉片就長達65公尺,還有超過60公尺長、700公噸重的基樁,組裝起來比美國自由女神像還要大,但台灣沒有專用港口可以卸貨;蔡朝陽也憂慮,風力發電機組的基礎形式主要有套筒及單樁二種,目前政府規劃以高雄興達港為離岸風電專用港口,若該港口無法同時適用兩種基礎形式(套筒式基礎在港口為站立擺放,但單樁基礎則需躺平擺放),反而可能不符合工程需求。

而這麼大的基樁就算順利卸貨,要怎麼載到海上、打到海床下43米?現階段這種設備和技術只有德國和中國工程船能做到,但依目前法規,中國海上工程船無法到台灣鄰近海域施工(費用僅新台幣1億元),從歐洲調來成本則需7-8億元,上緯租一天歐洲船就燒掉600萬元,而且是從對方離港起算,所以未來政策若無法開放,施工船將是一個大問題。

至於人才欠缺的問題也是不遑多論,他表示,裝置離岸風機,其實風機只佔成本四成,其他前期作業包括地質、地震、颱風研究,還有裝機、施工船、施工成本則高達六成,裝這兩支風機都是上緯以土法煉鋼方式,想辦法自己做,未來要裝設的數量這麼多,欠缺人才很難動得起來。

台灣若成功 可輸出到亞洲

而政策推動離岸風電,市場預計可帶來上兆元商機,蔡朝陽也認同,未來台灣會有上千支的風機,後續還有很龐大的營運維修商機,甚至做得好的話,台灣廠商還可以技術輸出,到亞洲各國發展;但眼前的問題是,若現在不趕快趁外資瞄準台灣風電市場,願意提供技術、協助裝置時,將技術、供應鏈建構好,則未來數十年的維修商機可能看得到、吃不到,技術不到位,維修還得找外人時,可就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