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日經:夏普誤判在中國低價策略 淪為「便宜貨」

2018/10/16 16:02

圖說:日經新聞報導,戴正吳花了兩年時間才讓夏普漸上重建軌道,然而夏普在中國的低價戰略卻使品牌受損。圖為夏普會長兼社長戴正吳。(彭博檔案照)

〔編譯王惠慧/綜合報導〕日本「日經新聞」報導,夏普會長兼社長戴正吳花了兩年時間才讓夏普漸上重建軌道,母公司鴻海則希望藉由夏普品牌,脫離對專業電子代工(EMS)的依賴,然而夏普在中國的低價戰略卻使得品牌受損,在中國淪為「便宜貨」。

夏普在今年8月,決定讓八尾工廠(日本大阪府八尾市)的冰箱生產移至海外,生產液晶電視的栃木工廠也將在2018年底停止生產,如此一來,除了龜山工廠(日本三重縣龜山市)生產一部分的大型液晶螢幕之外,幾乎所有家電都逐漸停止在日本國內生產。

報導指出,戴正吳的決策並不只是基於削減成本,他曾在夏普社內說過,要「以美國蘋果公司為目標,」把生產交給外部,專注在產品、服務和品牌,建立起能聚集消費者的企業品牌。

自從鴻海與蘋果聯手建立起目前的世界分工體系以來,現在鴻海正站在此一模式瓦解的懸崖邊緣;1990年代開始鴻海在中國建立大型工廠,成長為世界最大科技代工廠,但是中國的工資在5年內以2倍速度上漲,衝擊鴻海營收。

戴正吳給出的答案是,夏普應該從過去垂直整合的模式中脫胎換骨,開發嶄新的商品企畫、提高品牌價值才是最佳解。但報導指出,夏普品牌的家電在北京市區內的電器行裡非常少見,店員甚至表示,「自從鴻海買下夏普後,品牌形象變差,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進貨。」

報導分析,原因之一可能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為振興夏普品牌,在中國啟動的「天虎計畫」。這項計畫讓夏普在2017年中國販售的液晶電視台數較2016年多出約2倍,夏普與夏普產品在中國的總代理商富連網之間的交易額,也較前1年爆增約3倍。

天虎計畫的低價策略雖奏效,但代價就是夏普在中國得到「便宜貨」的評價,甚至有中國媒體指出,鴻海不但沒有保持夏普過去日本企業的形象,反而讓百年老店冠上「價格殺手」的新稱號。

戴正吳上個月在深圳的工廠向經銷商表示,「過去都追求銷售量為主,從現在起要平衡銷售量和品質」,等於口頭上為天虎計劃畫下句點。

至於夏普恢復品牌形象的關鍵,則是推出液晶螢幕品牌「睿視」,主打搭載人工智慧,能依收視者喜好推薦適合的節目;但該報導也指出,由於其他家電業者也強調人工智慧,夏普將難做出差異化,提高企業企劃、研發能力才是當務之急。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