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綠電躉購價年底拍板 風電業者:應維持費率穩定

2018/09/19 18:26

沃旭能源亞太區總經理暨台灣董事長柏森文(Matthias Bausenwein)(記者黃佩君攝)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明年再生能源躉購費率目前正審議中,由於離岸風場能於今年簽約、並適用每度5.8元躉購費率者恐為鳳毛麟角,外界關心明年離岸風電躉購費率是否能維持穩定。沃旭能源亞太區總經理暨台灣董事長柏森文(Matthias Bausenwein)表示,費率是風場建造及後續合約的一切根本,呼籲政府應在風場建造期間維持躉購費率的穩定性。

明年的再生能源躉購費率目前正在進行審議,自8月起已召開一次審定會及兩次分組會議,但是否大幅下滑成業界焦點。

不少入選遴選的開發商原預定可適用今年每度5.8元的購電合約、並於年底前與台電簽署購電合約,但由於地方以及海管法等流程尚未完畢,要在年底前達陣恐相當困難;外界因此將目光投向明年費率,業者紛紛呼籲應維持穩定以利風場持續開發。

在遴選獲得0.9GW的沃旭(Ørsted)力拚今年完成購電合約簽署,對外界「趕不上車」疑慮,柏森文今仍表示「年底前一定會完成簽約」,且目前也按照既定時程進行中。

不過他也強調,購電合約及其費率是風場建造以及後續合約成立的一切根本,若無法順利簽約,恐怕會影響明年第一季的各種決策,在未來工程進行以及合約簽訂時也會遭遇困難。

據了解,目前躉購費率審議委員多支持離岸風力費率下修,並要求幕僚單位就目前較多使用的8MW大型風機為標的,試算成本下滑程度,明年離岸風力躉購費率恐會大幅下滑。

對此柏森文也指出,風場建置成本將逐步下滑,價格當然也會逐步下降,但無法忽略一開始建造風場時資本支出與成本相當高,需要穩定的躉購費率來支持風場的初期開發及建立經濟規模。而在本土化部分,供應商也需要靠學習初期風場的經驗來降低成本。

他也強調,希望政府在風場建造到完工期間,能維持躉購價格的穩定性。

而在遴選獲得0.6GW風場、並合作開發中鋼0.3GW風場的CIP(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台灣區計劃總監許乃文也說,很多開發商都期望年底前能簽署購電合約,但目前看起來有難度。

她也強調,目前開發商除了開發成本外,後來還需負擔電網加強成本,以及本土化的支出;尤其CIP風場大部分落在2023、24年完工,是本土化要求最高的風場,相關支出也會變多,同時還要早在明年底就確定所有合約,負擔相當多不確定因素,呼籲至少躉購價格應維持穩定。

她也強調,在風機供應鏈本土化部分,第一張單往往是成本壓力最大的,因為前端促動者必須吸收本土廠商的設置成本,第一張訂單的價格往往會超出預期,希望政府在訂定費率時,必須考量這些因素。

而在風場競標時標出每度2.2元、低於平均電價的海龍風場,也呼籲躉購費率應保持穩定性。

海龍投資者北陸能源總經理馬聖安(Sean McDermott)昨在「第四屆亞洲離岸風電日」時透露,儘管競標時能標出每度電2.2245到2.5025元的低價,但整個海龍計畫的平均電價其實是每度電3.4026元,且是以今年躉購費率每度5.8元來計算的,顯示前期成本其實比想像中高很多。

他也強調,穩定的躉購電價對於推動離岸風力產業在地化及打造本地供應鏈,是極為重要的。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