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進口舊報紙舊雜誌恐需逐批審查 造紙業跳腳急發說帖

2018/09/14 09:07

進口舊報紙舊雜誌恐需逐批審查,造紙業跳腳急發說帖(資料照)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環保署將更嚴格的進行廢紙進口管制,造紙公會發佈說帖指出,考量國內造紙廠已是回收利用率達90%的循環經濟產業,建議法令將「廢紙」正名為「回收紙」,將舊報、舊雜誌、印刷或校樣紙納入產業需求用料,同時比照歐美日等國,建立詳細的回收紙分類,以兼顧產業平衡發展。

 不過,造紙業者私下最擔心之處,在於環保署有意藉由提高進口難度,迫使業者增加國內廢紙回收量,但國內因未建立廢紙回收分類,品質明顯較差,未來進口廢紙若須逐批申請,各地方政府又無統一標準,恐增加人為操作空間。

 洋垃圾議題引發台灣循環經濟的熱烈討論,為了更積極管理廢紙及廢塑料進口,環保署將修訂「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若未列入產業用料需求的項目,需要進口時,就須逐項、逐批向地方政府提出申請。

 造紙公會秘書長謝世平指出,國內需要使用回收紙的紙品項目非常多元,包括紙箱紙、白紙板、灰紙板、紙管、包袋、再生文化用紙、環保衛生紙、敬神紙等等,因為不同紙種功能及品質要求不同,使用回收紙的種類也不單一。

 檢視環保署公告的修正草案,針對廢紙類,僅限未漂白的牛皮紙或紙板、瓦楞紙或紙板,或由已漂白化學紙漿製成的紙或紙板,產業需求用料,未來無須進行審查;但業界需求量大的報紙、雜誌紙等項目,因不屬產業需求用料,未來須逐批審查。

 造紙公會秘書長謝世平表示,針對本次修訂草案,造紙公會提出3項意見,考量舊報、舊雜誌、印刷或校樣紙是「白紙板、灰紙板」的重要原料,也就是一般餅乾、面紙等民生消費品的重要組成。「白紙板和灰紙板」約佔台灣造紙總生產量13.6%,國內1年需求消費量為45-50萬噸,約是瓦楞紙箱的4分之1,有其永續存在的必要。

 根據統計,2016至今2018年上半年進口的回收舊報、舊雜誌、印刷或校樣紙持續成長,造紙公會分析原因表示,主因國內此類回收紙的品質不佳、數量不足,業者必須仰賴進口紙作為原料。

 公會表示,國內進口舊報、舊雜誌、印刷或校樣紙的來源國,以美國(50.2%)和日本(43.8%)為大宗,美國ISRI、日本古紙再生促進中心針對此種回收紙都有雜物上限標準規範,並非垃圾。國內也應盡速比照,訂定回收規範,以提升回收紙品質。

 造紙公會表示,目前舊報、舊雜誌、印刷或校樣紙回收後再利用的去化管道,在2015年東記紙廠關閉後,僅剩廣源、永豐餘新屋廠、正隆竹北廠、華紙台東廠、上評、朝陽等八個紙廠,紙廠在回收國內舊報紙等原料後,不足的部分倚賴進口。

 公會表示,未來若舊報紙等進口須逐批審查,一旦進口卡關,將使紙廠生產進度受影響,連帶對國內回收紙的去化,及民生市場需求帶來連鎖衝擊。

 造紙公會表示,若最後實施的法令,未能將舊報、舊雜誌、印刷或校樣紙列入產業需求用料,業者進口時必須逐批申請,也希望環保署

能給予實施緩衝期,避免已簽定的訂單和已離岸的回收紙造成卡關。此外,地方政府也應有統一的許可標準,避免因標準不一,出現人為操作空間。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