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共享經濟夯 專家:台灣適合當試煉場域

2018/07/19 14:19

商研院與中小企處今舉辦智慧創新應用服務論壇。KPMG新創企業服務團隊營運長潘奕彰分享共享經濟趨勢。(記者林菁樺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共享經濟議題正夯,以此發展出物聯網經濟、資料經濟、區塊鏈經濟、循環經濟等,好處雖多,但背後爭議也未減少,KPMG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新創企業服務團隊營運長潘奕彰指出,Airbnb與UBER等案例,突顯共享經濟需要嚴密審核機制,而政策法規腳步確實跟不上發展,但不只台灣如此,全球皆然,且台灣政府對新科技採低密監控,比中國說禁就禁好太多,因此,台灣也相當適合作為新科技的試煉場域。

潘奕彰指出,創造新結構的同時也會破壞勞雇關係,例如資本工資上漲後,企業透過共享平台聘用受雇者,翻轉傳統勞雇關係,傳統受雇者的確可能失業,但新經濟模式往往會促進更多工作機會,無須太過擔憂。

潘奕彰指出,共享經濟普及原因包括科技演進、產品更新、過度消費等習性以及追求轉取更高成本效益等,帶來資源使用效率提升,並讓消費者多了更多選擇,如計程車與UBER,飯店與Airbnb等。

但共享經濟帶來的爭議也不少,「創造新經濟有增加產值?還是只是原本的大餅被分食?」台灣最明顯案例,潘奕彰舉出,傳統的既得利益者如計程車司機曾上街頭、舉大旗反抗,政府為讓UBER合法才慢慢找到平衡點。

另外,民眾透過Airbnb訂房,但發現實際落差極大,卻又無人可協助,同樣引發爭議, 潘奕彰說,外界可能認為台灣政府審查速度太慢,但不僅台灣,全球皆然,政策法規需要一連串研討才可制訂。

事實上,「台灣新政府對新科技採低密度監管,不要有違法,就可以先做。」潘奕彰說,這比中國好太多,在中國當紅的區塊鏈、數位貨幣,中國說收就收、說禁就禁,因此,台灣其實非常適合作為新科技的試驗場域。

此外,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快速,外界曾指,中國共享經濟成為共享災難,潘奕彰就提出,中國連雨傘也可以共享,透過收取10元人民幣押金,每次扣1元人民幣,但雨傘經常就此失聯、未被歸還,但雨傘的成本也才5元人民幣,利潤正式來自押金。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