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加速數位轉型 IDC:企業要勇於嘗試並接受失敗

2018/07/18 21:19

根據IDC DX MaturityScape(數位轉換成熟度模型)為評量標準來看,台灣企業數位轉型在第二集團的後半部。(記者陳炳宏攝)

〔記者陳炳宏/台北報導〕戴爾科技集團今天舉行科技論壇,其中調研機構IDC(國際數據資訊)台灣區研究總監江芳韻針對台灣數位轉型現況表示,台灣處於亞太區中後段班,即使要加速也要有應該有一個認知,就是失敗與風險是數位轉型過程的一個必要部分,沒有一試就成功的,大部分都是歷經大小挫折失敗,應視為支出、預算、或收益(Profit)等長遠目標,並勇於嘗試才能加速轉型。

根據Dell EMC和Intel委託ESG進行的《2018年IT轉型成熟度曲線報告》顯示,已轉型企業認為公司能更快根據數據做出更佳決策的可能性,與轉型落後企業相比,高出18倍之多,同時超越營收目標的可能性也高出2倍。

江芳韻指出,IDC觀察台灣以及亞太企業在進行數位轉型時,發現面臨三個嚴重挑戰,其中最大挑戰是缺乏數位轉型的技能與資源,不僅缺乏能夠掌握新科技新技術的人才,而且這些人才還得具備跟IT部門溝通的能力。

其次,是領導階層沒有一致的想法,尤其很多企業可能決策高層有想法,但配合的業務單位光是應付每天財務作業都已經精疲力竭了,更遑論額外數位轉型的工作,江芳韻指出,其他配合單位主管的共識也是重點。另外,台灣企業常遭遇的困難還有缺乏一個強而有力的明確領導方向以及足夠的技術支援。

儘管如此,還是有些企業跳脫這些瓶頸,勇敢突破,江芳韻指出,這些企業共同特點包括,非常在意市場的新競爭者,尤其這些競爭者非來自於相關產業時,採用那些新技術、新觀念。此外,這些企業也積極想要在內部鼓勵創新文化,尤其是透過新科技達到創新能力。

江芳韻也指出,以IDC DX MaturityScape(數位轉換成熟度模型)為評量標準來看,數位轉型可分為5個階段,從最開始的第一、二階段,企業內部開始進行程度不同的小測試專案(Digital Resister、Explorer);到第四階段則是企業內部已經有大規模數位轉型經驗,且有KPI對數位轉型成果進行管理(Digital Transformer);第五階段則可從內部、外部反饋,去改善數位轉型結果,並擬定接下來的轉型計畫(Digital Disrupter)。

其中亞太區跑得最快的前段班,包括新加坡、紐西蘭、與澳洲,都已經有近三成以上企業進入到第四階段;而第二集團則有兩群組,前面是中國、香港、與韓國,坐落在二、三階段間,後面是台灣與印度,大部分在第二階段,以台灣而言,大部分還在以專案推廣為主,還沒進展到跨部門數位轉型的第三階段。

江芳韻指出,今天面臨AI、區塊鏈等新科技不斷出現時,應優先建置包括雲端、大數據、行動化等核心技術;接著才是建置包括AI、區塊鏈、以及IoT等新興技術。

不過,不管科技進步如何發展,很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好的基礎建設,才能支撐科技技術的佈局,另外也別一昧跟著潮流走,應該反思企業內部到底需要什麼科技,把錢用在刀口上。

戴爾科技集團舉行數位轉型科技論壇,並邀請產業界、與調研機構共同舉行高峰對話,右起台灣Dell EMC總經理廖仁祥、IDC台灣區研究總監 江芳韻、富邦金控資深副總經理李相臣。(記者陳炳宏攝)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